10月30日,“十四五”重点项目——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式投产,新建成的T3航站楼和第五跑道同步投运,进一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

T3航站楼以传统岭南建筑为灵感,融合了广州的自然元素,室内外绿化、花园景观面积达国内机场之最。
11月6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发现,航站楼内外,错落有致的绿植与灵动的水景相映成趣,引得旅客纷纷驻足观赏,拍照打卡。而这点滴绿意的背后,蕴藏着机场建设运营过程中的节水巧思,使得机场三期工程的用水成本显著降低。
据了解,机场三期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室内器具的选用与室外再生水的充分利用两个方面。
活用中水有效开源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院机电所副所长徐巍介绍,室外绿化空间采用机场污水处理厂提供的市政中水(污水再生水)灌溉,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有效控制灌溉用量,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
此外,中水不仅用于室外绿化空间的灌溉,室外冲洗、屋面及幕墙清洗、屋面玻璃天窗蒸发降温系统等各处设计中都有它的身影。
“为了达到室内环境的舒适,机场航站楼空调都是常年开启的。当室外较热时,空调的耗能其实是很高的。”徐巍介绍到。机场玻璃屋面采用薄雾降温系统,设置有喷枪,将市政中水化作水雾喷出,通过水雾蒸发带走热量,有效降低室内温度。“这套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空调系统的负荷,实现了水资源与能源的双重高效利用。”
据了解,机场三期使用的中水均来自机场自身的污水处理厂,通过独立的管道引入三期工程,为避免误接,所有中水均不进入室内空间。数据显示,T3航站区最高日中水用水量约为900立方米,包括室外道路冲洗、绿化景观灌溉等,屋面蒸发降温系统日中水用量约为200立方米,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节水器具助力“节流”
“在水表、水箱、水泵等器具的选材和使用上,我们响应‘国货崛起’的号召,选用国家推广使用的节水型器具及配水件,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级达到1级,也就是最高等级。”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机场院机电所室主任陈文杰介绍。据了解,整个三期工程共包含180余个卫生间、淋浴间设施,均采用一级节水器具。

除此之外,T3航站楼还根据使用用途及管理单元,设置四级计量水表,有效监测管网渗漏和用水情况,可在能管系统中一览无余。
“比如说,当总表和分表之间的数据对不上时,我们就能快速发现漏水等异常情况,并锁定位置开展维修”,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办项目经理叶翠介绍道:“同时,通过在水池、水箱溢流水位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有效减少浪费”。

文|记者 范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