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款身亡老人家属称与银行达成和解,银行将以慰问金形式支付 10 万。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反映出银行在服务客户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和解的达成,意味着双方在纠纷处理上达成了一定共识,既给予了家属一定的经济补偿,也体现了银行对客户权益的重视。然而,这也引发了对银行服务流程、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思考,提醒银行在日常运营中要不断完善制度,提升服务质量,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以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和金融安全。
5月14日,湖南株洲一患病老人在银行取款时死亡,引发广泛关注。5月16日,老人家属彭先生告诉大河报《看见》记者,已与银行方面协商一致,达成和解。
彭先生表示,银行方面将负责老人的丧葬费用,“以慰问金的形式”向家属支付10万元,“(协议)是我表妹跟他们签的”。
此前中国农业银行株洲分行副行长接受采访时,曾详细回应事发过程,称老人女儿陈某未告知老人身体情况;网点告知可以上门服务,也可直接将钱打到医院,陈某未表态;网点告知可将老人带回休息,由老人女儿留下办理,被拒绝。
对于上述银行回应,彭先生表示“不再追究了”“我们准备赶回老家去了”。
此外5月15日晚,彭先生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曾表示,对银行一方的回应不认可,“谈了一下午,没看到监控。可以说我们碰瓷,我们要求查看监控,证明我们的说法。”
5月16日上午,就事件处理进展,《看见》记者多次致电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未获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