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牧 通讯员 杨楠
图/通讯员供图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盛大启幕。
当“湾区同心”的欢呼响彻云霄,当火炬“绽放”的花火照亮广州街角,作为城市“水脉”守护者的广州水投集团正严阵以待,超2500名“水投人”、350台车辆设备24小时在线,交出了一份“零疏漏、零延误、零投诉”的开幕式水务保障答卷,用“水”的稳定,托举起“城”的精彩。

周密部署,构建保障“大系统”
十五运会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赛事,开幕式作为全运盛会的华彩序章,不仅是“重头戏”,也是一场综合性“大考”。
“我们梳理了近年来的重大活动保障案例,结合奥体中心场馆特点,制定十五运会开幕式专项保障方案,成立供排水保障指挥部,由集团主要领导坐镇指挥,有效统筹、精准调度各级各类资源。”广州水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该保障方案覆盖供水调度、水质监测、管网运维、排水防涝、应急响应等全环节,管道爆裂、暴雨内涝等各类突发场景也均预设了解决方案,全力筑牢开幕式水安全防线。
记者了解到,广州水投集团党委印发了《“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再动员令》,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要求集团各部室、所属各企业把保障全运会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措施,对开幕式保障工作的每个环节再完善、每个流程再优化、每项措施再落细,全力以赴、全速推进各项保障任务。
全链管控,实现运维“精操作”
广州水投集团供水、排水、净水全链条协同发力,为开幕式顺利举办注入了“水动力”。
“开幕式有上万观演人员进入场馆,现场表演、洗手间、淋浴间等都需要稳定水源,奥体中心及周边区域用水量可能达到日常的2-3倍。在供水端,我们构建起‘源头管控—加压输送—管网运维—终端服务’全流程保障体系”,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奥体中心主要供水的新塘、西洲水厂,公司强化原水预处理工艺,加密水质全指标检测频次,确保源头出水达标。

加压输送是保障供水压力的关键环节。作为开幕式场馆供水系统的“动力心脏”,丰乐、双岗加压站实行24小时驻站值守,实时监测泵组振动、温度、流量等核心参数,动态调整出水压力,确保水流稳定充沛、后劲十足。
至于场馆供水的“最后一公里”,则由总长约8公里环状的市政管网承载。“我们已提前完成场馆双回路供水升级,并运用探地雷达对核心管线开展全覆盖扫描,精准排查隐患,确保每一滴水准时‘赴约’。”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而在管网安全应急保障方面,广州水投建工集团在开幕式当天出动挖掘机、随车吊、厢式货车等多台设备,焊工、吊手、施工员等人员全天候待命,以“人机协同、快速响应”机制,全面强化管网爆漏等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为供水安全再加一道保险。

水不仅要供得好,更要排得通畅。在排水端,广州水投排水公司以每日一巡、24小时不间断开井巡查的频次,持续加强对奥体中心周边区域排水管网的巡查和养护力度,并进行了2轮探地雷达检测、1轮管网内窥检测。累计巡查超440公里,清疏近110公里,完成超290座问题井盖整改,确保地下“毛细血管”始终畅通。

在大沙地净水厂的出水口,经过净化后的优质再生水源源不断补充到珠江前航道。“此次开幕式场馆产生的污水将由市政管网输送到大沙地净水厂和猎德净水厂进行处理,经过净化的再生水除河涌生态补水,还可用于市政园林绿化、工业冷却用水等用途,自此在净水端实现一滴水的重生”,广州水投净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赛会期间大沙地、石井净、猎德、大观、竹料、沥滘6个净水厂也将负责中心城区全运会场馆的污水处理。
科技赋能,织就智慧“防护网”
当开幕式场馆大屏幕上倒计时“3、2、1”的数字闪烁,广州水投集团供排水保障指挥部的智慧大屏上一组组数据也在跳动着,工作人员紧盯大屏上的数据变化。

作为供水系统的“智慧中枢”,“智慧供水云”平台实时在线监测着场馆及周边的水质浊度、瞬时流量、管网压力等核心指标,结合在奥体中心东南侧和北门安装的2台在线水质监测仪,一旦开幕式期间出现供水异常情况能及时预警,并通过AI辅助生成调度方案,快速响应处理。
智慧排水“管养通”平台则是排水系统的“智慧大脑”——通过智能大屏“一屏统览”和智能单兵设备,工作人员可以实时调度抢险队伍和应急基地。
“我们以奥体中心区域为核心、辐射场馆周边范围布防三级防御力量体系,投入9组合计抽排能力近10000立方米/时的抢险车辆和设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及时调度处置,确保开幕式期间重点区域积水‘随出随清’。”广州水投排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场馆内,开幕式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场馆外,“水道卫士”坚守的故事仍在续写。据统计,奥体中心场馆及其周边核心区域共有阀门76个、消火栓40座、水表组5个、水质采样点3个、压力监测点3个。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成立网格巡查组、运行监控组、驻点组、机动组等,由专人对场馆周边各类供水设施和管线持续开展无间断巡检巡查。
“我们的工作就是运用管线探测仪、红外热成像仪、探地雷达、听音杆等设备,给供水管网‘把脉治病’。”网格巡查组的钟师傅用铁钩掀开阀门井,将听音杆向下插入20~30厘米贴近水管,仔细辨认有无漏水点,“这个阀门虽然只是一个小配件,但如果它漏水,就可能造成供水压力不稳,影响场馆的正常用水。”他打开手机上的智慧供水云平台,“我们巡检时可实时上传数据,发现问题一键上报,科技手段让供水保障更精准、更高效了。”

“此外,我们也提前完成了对场馆周边12个消火栓的智能化改造。”钟师傅介绍道,升级后能实时传回压力、流量数据,如同为管网配上“健康监测仪”,让隐患预警更灵敏、管网运行更可控。
在场馆东南侧,一辆“全副武装”的橙色应急抢险供水车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们自主设计组装的‘供水神器’,若发生突发性停水、管道故障等紧急场景,能快速抽取管道存水、直供二供储水设施。”机动组的王师傅介绍道,在奥体中心多处通道也设置了临时供水点,每个点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和应急水车,全力确保开幕式用水“零中断”。
十五运会开幕式顺利落下帷幕。接下来,广州水投集团将持续发力,全程护航后续每一场赛事,让“平安水”“优质水”“绿美水”“智慧水”成为赛场内外的温暖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