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拟立新规强化新能源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标准。这一举措旨在保障消费者在使用新能源汽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新能源汽车车门把手作为日常使用频繁的部件,其安全性至关重要。新规的制定将对车门把手的设计、制造等环节提出更严格要求,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减少因车门把手故障引发的安全隐患。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也能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5月8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消息,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公示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7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因其美观和科技感被广泛应用,但也暴露出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等问题,如断电失效、夹手等,带来逃生和救援风险。为此,工信部提出强化车门把手在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降低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并确保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该标准适用于M1类、N1类汽车和多用途货车的车门把手,其他车辆车门把手参照执行。国内已有相关标准对门把手的耐久、强度等进行技术要求,但随着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应用,暂无标准对其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进行技术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