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 V 评|发展 AI 机器人,广东如何下好“先手棋”?
AI 机器人时代来临,广东需抢先布局。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顶尖人才,在算法、芯片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推动产业融合,促进 AI 与制造业、服务业深度结合,打造智能工厂、智能服务等新业态,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加强数据治理,保障数据安全,为 AI 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还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广东若能在这些方面下好“先手棋”,定能在 AI 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月1日,广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出台的《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这份文件包含12条实实在在的措施,释放出一系列积极信号:要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广东为什么敢喊出这样的目标?答案很简单:广东有基础,有优势,更有行动力。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兼具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市场应用等多方面优势。
这次广东的政策亮点,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真金白银”。比如,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重点项目,单个项目省级配套金额超1亿元的,按“一事一议”方式研究给予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最高可分别给予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最高奖励300万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高奖励200万元……这些实实在在的激励,就是在明确告诉企业和科研人员:来吧,广东欢迎你!
但这还不是全部。广东以支持、服务企业为导向,提出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优质企业、部署一批高能级平台、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引进培育一批优秀人才、完善一批标准法规制度。这“六个一批”布局从技术到企业,从平台到场景,从人才到制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展现了一种系统性思维。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已成为全球未来产业的重要赛道,谁能占得先机就能赢得发展优势。广东反复强调“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促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全力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不仅是广东的产业雄心,也是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一次重要探索。
文案|李妹妍
出镜|姜雪媛
拍摄|姜雪媛
剪辑|姜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