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月壤砖”完成太空实验返回 未来可能就是“广寒宫”
创始人
2025-11-26 08:40:00
0

首批“月壤砖”完成太空实验返回,状态良好

经过为期一年的舱外暴露实验后,首批用于月面建造研究的“月壤砖”样品,日前随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科研人员经过开盖检测,确定首批“月壤砖”样品状态良好。

“月壤砖”的太空之旅主要验证三大关键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以及抗辐射性能。首批“月壤砖”在太空实验期间,科研人员还在地面进行了一系列同步实验。

都是为未来月球基地建造服务

此次返回的编号R5样品单元共34块“月壤砖”,总重约100克。刚刚历经了一年时间的太空辐射、大温差等极端环境考验。

据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副教授周燕介绍,“打开盖子第一眼发现样品状态是良好的,并没有之前预想到的陨石、空间碎片冲击造成的坑、孔洞等,没有肉眼可见的明显缺陷。颜色比上行之前变浅一点点,这个还需要根据后续更深入的实验研究来发现。”

这批模拟“月壤砖”由科研团队根据真实月壤成分配制出模拟材料,采用热压烧结、电磁感应烧结和微波烧结三种成形工艺制成,抗压强度是普通砖的3倍以上。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研究生秦乙恒说:“在上行的样品中,有一部分是完整的样品,有一部分是预置了45度对称缝的样品,主要研究的是经过空间站长达一年的飞行环境后,在力学性能上有什么变化。”

“月壤砖”的太空之旅主要验证三大关键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以及抗辐射性能。首批“月壤砖”在太空实验期间,科研人员还在地面进行了一系列同步实验。

周燕表示,目前开展的地面研究,包括烧结的“月壤砖”以及月壤构件,未来都是为了服务月球基地建造所用的。这些“月壤砖”在空间高低温循环、空间各种质子粒子的辐照之下性能是如何演化,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

“月壤砖”太空实验将持续三年

“将一瓶矿泉水重量的材料运往月球要花费20万美元。”人们用这个高昂的成本来描述星际运输。这意味着,未来月球科考站建设的关键在于“就地取材”,直接利用月壤、太阳能、矿产等月面原位资源,制成不同规格的“月壤砖”,再通过机器人像“搭积木”一样实现原位建造。

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模拟月壤烧结样品的空间服役性能与工艺优化研究”,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负责,项目研究成果将为后续月球基地建造提供核心科学依据。通俗来说,送模拟“月壤砖”上太空,就是为了搞清楚如何在月球造出最为适宜的建筑基石。

去年11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制备的74块模拟“月壤砖”由天舟八号货运飞船送往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外暴露实验。据了解,相较于地球的模拟实验环境,空间站的外部环境与月球环境在高真空、大变温、强辐射等方面更为相似,在空间站进行的“月壤砖”实验,就是为了提前获得更接近月球表面的实验数据。科研团队还创造性地提出,利用月壤烧结出榫卯结构的“月壤砖”,来搭建月球屋。

据悉,这些“月壤砖”被放置于空间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中,整个实验周期为三年,每年都取回一批样品进行研究。

“第三年下行后,会有更多横向比较,我们就可能揭示它们的规律,可以推测到5年、10年、20年‘月壤砖’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趋势,甚至把月面与空间站环境进行一个对比,最终推导到月球上。”周燕说,“现在看来只是一块‘月壤砖’,但是若干年以后,可能就是未来的‘广寒宫’,中国的月球基地就是由这么一块一块的‘月壤砖’逐步堆建起来的。”

科学揭秘

嫦娥六号月壤为什么是“黏”的?

还记得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神秘月壤”吗?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这种比撒哈拉沙漠干燥上万倍的土壤,竟有点黏糊糊的,还能结块,质地更像地球上的黏土,而且让它产生黏性的原因还不是水。最近,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的科学家们成功揭开了这一谜团。

科学家在微观世界中发现月球背面月壤有着独特的“体质”:它的颗粒更细腻。如果把月球正面的月壤比作“沙子”,那背面的月壤则更接近“面粉”。在干燥的情况下,抓一把沙子,它会轻易从指缝流散;而面粉更容易在手中结成小块。

不仅如此,背面月壤的颗粒形态也更复杂,它们棱角分明、表面粗糙,显著增大了颗粒间的摩擦效应。同时,这种“又细又糙”的特征,使得静电力等作用凸显,造成土体表现出明显的黏性特征。和我们通常认为的水可以让土有黏性不同,在月球上,是静电力等多种作用,让月球月壤有了黏性。

然而,谜题的关键不止于此,为什么月球正面的月壤没有背面那样黏稠呢?答案深藏在月球“两张脸”——也就是月球正面和背面截然不同的命运之中。由于潮汐锁定,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脸”,它主要由辽阔的玄武岩平原构成,称为“月海”;而永远隐藏的背面,则是一片布满高山和陨石坑秘境,这片秘境可能承受了更为严酷的太空锤炼。

首先,是撞击的“锻造”:月球背面可能承受了更频繁、更剧烈的陨石轰击,构成月球背面山川的斜长岩矿物与正面的玄武岩不同,它们像是威化饼干,受撞击时极易产生许多棱角分明的细小颗粒。

其次,月球正面能“蹭到”地球磁场的部分庇护,而背面则完全暴露在带电粒子、陨石和微陨石的宇宙环境中,持续不断地“轰击”使月壤颗粒充分破碎,熔融,溅射、混合,最终锻造出月球背面的细腻且黏稠的月壤。

这项研究不仅揭开了月壤的“黏性之谜”,更对未来月球背面的探测、着陆乃至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图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艺评 |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导语“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正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热展中。展览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英伟达自信领先一代,谷歌芯片购... 11月26日,英伟达在X平台上发表声明,对谷歌的成功表示祝贺,并强调自身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声称是...
首批“月壤砖”完成太空实验返回... 首批“月壤砖”完成太空实验返回,状态良好经过为期一年的舱外暴露实验后,首批用于月面建造研究的“月壤砖...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华纳音乐与AI音乐平台Suno... 今日,华纳音乐集团宣布与AI音乐生成平台Suno达成新协议,结束了双方之间的版权诉讼。根据协议,Su...
ChatGPT语音模式升级!聊... 11月25日,OpenAI宣布将“语音模式”(VoiceMode)整合至ChatGPT的主聊天界面,...
萤火虫3万用户达成,右舵版亮相... 11月25日,萤火虫品牌在广州国际车展上展出了右舵车和全新用户优秀设计改装车,并与蔚来品牌同台展出。...
“乐游广东”系列文旅地图上线 ... 变“人找服务”为“服务找人”,“乐游广东”系列文旅地图在高德地图应用程序上线羊城晚报讯 记者黎存根报...
我国境内首例个人破产清算案办结... 羊城晚报讯 记者鄢敏报道:经过4年免责考察,我国境内首位“破产人”呼某未清偿的百万元债务获得免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