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广州市首批特色标杆工业园培育项目——广州增城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以下简称“新材料产业园”)迎来园区创新研发中心、专用配套污水厂及消防站三大子项目集中开工。
作为大湾区首个以M3用地类型为主的泛半导体产业高端配套电子化学品园区,此次开工不仅是增城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更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芯”“显”产业突破关键上游材料瓶颈,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亮点:高标准规划,填补区域产业空白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增城区首个采用“管理机构+国企”创新模式的园区,新材料产业园从规划初期就自带“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属性:总用地面积约1649亩,由增城开发区园区发展局统筹管理、区属国企增城产投集团主导开发建设及运营,积极探索一级土地整备+二级开发建设+三级运营管理联动模式,是广州东部中心核心区域内稀缺的M3(三类工业用地)、W3(三类物流仓储用地)资源集聚区,更是全市首个专为芯片、新型显示产业上游配套的电子化学品专区,目前已入选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广州市首批特色标杆工业园培育项目(增城区唯一入选园区)。
据介绍,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布局招引电子气体、湿电子化学品、光刻胶及关键配套材料、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先进封装材料、偏光片用膜材料等六大核心领域,规划打造“创新研发-战略仓储-产业制造”三位一体的功能体系,未来将成为国家级电子信息新材料创新生产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存储基地及产学研转化基地,为广州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链主企业提供上游材料支撑,探索填补区域关键电子化学品材料产业空白。
战略意义:赋能湾区,打造产业“第三极”
此次集中开工园区创新研发中心、配套污水厂、配套消防站三大子项目,分别从产学研孵、生态环保、安全生产三大维度,为新材料产业园后续管理运营筑牢根基,展现“产城融合、智慧管理、绿色安全”的建设理念。
作为增城区智能传感器产业的“上游配套”,新材料产业园将填补区域高端电子化学品生产空白,加速形成“材料-器件-终端”完整产业链,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还将助力大湾区实现高端电子化学品“本地研发、本地生产、本地供应”,打通供应链堵点,降低企业生产运输成本,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注入韧性与活力,助力打造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同时,通过搭建产学研转化基地,新材料产业园将整合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资源,聚焦电子信息新材料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攻关,提升我国电子信息新材料自主科研创新能力,为广东构筑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提供坚实支撑。
增城产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与园区管理机构探讨“管理机构+国企”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园区管理机构的统筹管理下,依托区属国企的力量持续优化园区服务,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力争将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国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的“标杆园区”。
文|记者 马灿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