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梁怿韬、卢佳圳、古司祺、江皓轩报道:9月22日,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总决赛在广州琶洲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产业参赛团队,争夺多条赛道及赛题的冠军。各项目的获奖者,在23日举办的琶洲算法大赛生态赋能大会上,接受主办方的颁奖。
记者在总决赛现场看到,赛会设有AI Agent智能体产品赛、AI软件应用赛、智能硬件产品赛三个赛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队伍,通过现场参与或视频连线等方式,向到场的观众、评委等介绍自己的研发或产品。评委们根据参赛队伍的研发或者产品的优劣,参赛者在比赛中的表现等细节,决出各项比赛的成绩。
优逸人工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在比赛专注于乳腺专科的生成式大模型“Breast GPT”。公司联合创始人王泽华介绍,该模型具备多模态影像智能诊断和临床诊疗辅助决策能力,能自动识别超声、钼靶等影像中的病灶,生成结构化报告与诊疗建议,大幅提升医生工作效率与诊断一致性。“通过参与这次大赛,我们真正对接到了黄金资源,获天使轮融资意向,也结识了来自极佳科技、光影焕像等企业的优秀技术专家与算法工程师,为未来合作奠定基础。”王泽华坦言,比赛期间与各领域优秀团队的交流,启发了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方向。
“传统的处理方式,要五六个小时,现在在AI加持下,只需3分钟就有响应。”来自广州的三七互娱将“AI处理复杂客诉项目”带到比赛现场。团队核心成员、法务专员林煊表示,该项目有望提升客户投诉处置的效率,降低矛盾拦截风险发生。
苏州数智元宇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自主研发的数智外科创新医疗器械带到现场。“这个系统,基于空间智能类AI视频大模型技术,能够实时提供手术路径规划与风险预警,大幅提升手术精准性与安全性。”公司创始人兼CEO马玉丹说。“琶洲算法大赛激励我们与时代赛跑。只有在新一轮技术浪潮中领先,才能实现关键领域的国产替代与弯道超车。”马玉丹说。
来自法国的科技初创公司DATALOBSTER,在比赛期间带来了面向可持续工业的即插即用与物联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公司CEO兼联合创始人Kayra Kakcioglu介绍,这款火柴盒大小的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振动、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结合公司的人工智能平台,可帮助企业提升设备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能耗,并加速工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我认为广州实现了历史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同时保留了亲近自然的空间。能同时兼具这三者的城市并不多见。因此我相信,广州是实现梦想的绝佳之地。”Kayra Kakcioglu说。
“琶洲算法大赛对于参赛队伍和广东省以及广州市来说,是双赢局面。”琶洲算法大赛评委,亚太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邱维明表示,琶洲算法大赛能够吸引一批人工智能团队过来参赛,有需求的产业或者企业可以立即对接这些团队,融入人工智能实现产业升级。无论对人工智能团队还是本地产业来说,都是好事。
深圳成电大为资本董事总经理、广东省科技厅评审专家,琶洲算法大赛评委和进表示,能够让优秀的人工智能案例、优秀人才,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广州,这对于广东后续继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起到正面作用。在采访期间,和进忽然哽咽,“我为这些创业者、科学家而感动。”和进解释,几乎每一个拿得出手的人工智能研发及产品,特别是中国团队的产品,都耗费了大量创业者、科学家的心血。“请相信我们,给我们一点时间。”和进表示,他希望中国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能够造福人类造福社会。也希望世界各地的用户能够期待中国的人工智能团队在未来继续研发出优秀的人工智能案例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