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道常住人口超6万人,属于典型的人口密集度高的旧工业区和老城区,面临着老年人口多、基础设施老、服务压力大等痛点难题。
今年以来,西村街道党工委聚焦辖区独居孤寡老人“健康守护、居家安全”核心需求,以做实民生“微实事”为突破口,融合“百医护老”行动,通过“五精准”服务机制,打造“报平安”关爱困境长者服务项目。
建立安全“守护网”
西村街道建立“日报平安”机制,依托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每日提供的《羊城晚报》,由中国邮政负责派送,为114名辖内困境长者建立每日送报服务。
“日报平安”即邮递员每日送报,街道社工、网格员上门巡查时观察长者是否每日取报这一“信号”,构建起守护独居孤寡长者的第一道安全防线。如长者没有取报,街道社工、网格员将拍门询问长者情况,或电话联系其家人。
“日报平安”机制还联合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监测联动机制,街道社工、网格员上门也将观察长者的健康状况,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践行“每日一见,安全一线”的守护理念。
织密暖心“服务网”
西村街道成立了专业巡访服务队,采取“定期走访+按需相应”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关怀困境长者。社工与志愿者团队每月至少开展1次上门探访,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
在巡访中,工作人员不仅细致了解长者生活需求,还贴心送上驱蚊水、清凉油等防暑物资,同步开展居家安全、高温防护等知识宣传,提升长者自我防护能力与生活质量。
打造应急“支援网”
目前,街道已建立分级响应机制,构建“发现预警-专业评估-应急介入-持续跟进”全链条保障体系。
通过动态分级档案管理,精准识别长者风险等级,提供差异化服务方案,确保高风险长者实现“专人跟进、动态管理、预案到位”。尤其在长者突发健康危机时,快速启动应急响应,联动社工团队、医疗机构、志愿者等多方力量,15分钟内形成救助方案,2小时内落实紧急救助,为长者安全构筑坚实防线。
筑牢节日“温情网”
在节假日,街道开展“温暖守护敲敲门”专项慰问活动。如端午节期间,为114位服务对象送上了卷纸、面、油等实用生活用品,以及“出行安心包”“至叻不倒翁”西村街道长者手册。
其中,出行安心包内含急救药品、多功能证件袋、应急联系卡等必需品,为长者出行安全提供保障。长者手册已派发约200本,从“健康不倒”“居家不倒”和“出行不倒”三个维度为长者提供生活指导。
搭建社会“支持网”
此外,街道还通过构建“政府+企业+社工+志愿者+医疗”五维联动机制,整合“百医护老”资源,推出涵盖生活关怀、健康管理、应急救助的标准化服务包。重点解决就医难题,落实志愿者提供“助医陪诊”服务。
下一步,西村街道党工委将继续深化“报平安”项目,持续优化“五精准”机制为抓手,进一步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强化与医疗、公益组织的战略协作,丰富“助医陪诊”、心理疏导、情感支持等个性化服务。
文|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宋宛凝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