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强调“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意义重大。专家指出,这意味着要避免过去那种大拆大建的模式,转向存量盘活。大拆大建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而存量盘活能充分利用现有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通过对老旧小区、低效工业用地等进行改造提升,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激发城市活力。同时,有利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共进,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新华社消息,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会议指出,要着力“四稳”目标,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和稳预期,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其中,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同时,会议对提振消费作了重要指示,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此外,会议指出,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虽然此次会议未直接提及房地产,但业内专家认为会议仍会对下半年房地产工作方向带来重要指引。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当前,不管是需求端的纾困(如降低消费门槛),还是供给端的改革(如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等),房地产纾困政策应出尽出,接下来主要是落实落细落到位。房地产可以纳入到经济基本面考量,稳定经济基本面,就可以实现房地产止跌回稳。
李宇嘉表示,关于房地产领域的指导工作思路已经出现变化,从3月份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5月15日发布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7月份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及近期发布的《住房租赁条例》等新的政策部署可见,在住房回归到大宗消费品、一般消费品的背景下,随着供求关系重大变化,过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新时期,城市更新作为新的增长动力,要通过存量更新、品质提升,促进住房消费不断升级,同时也能将房地产成为新市民扎根城市,新产业、新经济培育的载体,从而发挥房地产在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李宇嘉表示:“会议未提房地产风险,但提了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所谓高质量,一方面是避免大拆大建,这会导致房地产后续供应过剩和更大的下行压力,产生新一轮地方债务风险。因此,高质量城市更新,就是防范化解风险的路径。同时,城市更新转向存量盘活,包括老旧小区、城中村微改造、旧工业区植入新业态等等,目的是提振存量物业的使用效率,创造可持续的现金流,激活居民生活消费等,这是从基本面修复来创造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今年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降幅均比去年同期收窄。同时,截至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比5月末减少了479万平方米,连续4个月减少。从统计数据来看,相关政策措施成效明显,上半年房地产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上还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不可能一蹴而就,中间可能有反复。”李宇嘉表示,有效释放内需,必然包括房地产,一方面,要直面租赁成为住房需求的主体,释放庞大的租赁消费,培育先租后买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对于消费品以旧换新,预计下半年相关部门会加大专项债、特别国债发行,同时继续强化国补,推动家装升级、适老化升级等,这也能促进租赁、二手房和新房交易。
此外,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降低利率可抵消实际物价的上升,提振消费意愿、投资意愿,包括住房消费,预计下半年降准降息还会如期而至,同时,预计城市更新专项贷款会尽快出炉,这些都能对房地产和住房发展提供支撑。
文、图|记者 徐炜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