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名人大代表调研广东海事审判工作,这一举措意义重大。代表们实地考察海事审判场所,了解审判流程与机制。他们与法官深入交流,探讨海事案件的特点与难点,为完善审判体系提供宝贵意见。通过调研,代表们能更直观地感受海事审判对广东海洋经济的重要保障作用,进而积极建言献策。这有助于提升海事审判的专业性与公正性,推动广东海事审判工作迈向更高水平,更好地服务广东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羊城晚报讯 记者鄢敏,通讯员吁青、罗万里、刘晓牧报道:向海图强,法护深蓝!7月23日至25日,来自广州、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湛江等17个地市的30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代表,走进法庭、港口、船厂,围绕高质量海事审判服务海洋强省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代表们先后来到广州海事法院湛江法庭和院本部,听取海事审判工作汇报,了解法院发挥海事审判职能,在化解涉海纠纷、维护航运秩序、保护海洋生态等方面的司法实践。其间,代表们旁听了一起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庭审。
在湛江港繁忙的作业区,代表们实地察看港口作业流程和智慧化建设,询问了解港口年吞吐量、航线布局等运营数据,与港口负责人交流海事审判对港口物流发展的保障作用。在南海海巡执法总队,代表们登上海巡船,调研海上执法与海事审判协同联动机制,强化海洋权益保护合力。代表们还来到中船黄埔文冲船厂,深入了解海事审判在防范船舶建造、融资、质量、交付风险中的司法保障作用。
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零距离”接触、“沉浸式”体验、“面对面”调研交流,进一步了解广东法院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筑牢海洋生态司法屏障、实质化解海事纠纷以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工作,对海事审判助力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代表们表示,将认真梳理调研成果,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为推进更高水平的海事审判工作、服务保障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鼓与呼,共同为再造一个“海上新广东”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时,代表们聚焦“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海上新广东”,围绕进一步加大涉外海事法治人才培养和规则研究、持续完善海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化智慧法院应用场景在海事审判中的创新融合、加大海事审判典型案例宣传力度等,积极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