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检察机关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刑罚执行监督。他们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定期对监狱、看守所等场所进行巡查。数据显示,近年来,监督纠正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超[具体数量]件,有效维护刑罚执行的公正性。通过实时监控在押人员情况,保障其合法权益,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已促使[相关整改数量]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这些举措切实提升了刑罚执行的质量和效果,彰显了检察机关在维护司法公正中的重要作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董柳 通讯员 粤检宣
26个派驻检察室被评为全国一级规范化检察室,居全国首位;39件案件被评选为全国刑事执行检察十佳案件、精品案件和典型案例,名列全国前茅……第六届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期间,记者获悉,近年来广东省检察机关持续强化法律监督力度,依法规范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广东省检察机关做实“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打造刑罚执行监督“粤经验”。为加强刑罚交付执行监督,开展判处监禁刑罚罪犯未交付执行专项清理活动,让“逍遥法外”的罪犯重新收监执行;为加强对刑罚变更执行的同步监督,出台《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减假暂”案件办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深化财产刑执行监督,开展“霆雷2023”专项活动等,监督推动执行案件246件,涉案金额2941.68万元;为维护刑事被执行人合法权益,开展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核查,2023年以来共核查1707人,向捕诉部门移送初步核查监督意见57件,监督侦查机关排除非法证据4人。
把握刑罚执行监督工作规律,广东省检察机关以机制促规范、提质效,不断健全完善刑罚执行监督体系。包括,持续完善“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近3年共发现监管执法问题6589项,发现派驻检察室监督履职问题658项;构建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区域协作机制,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先后分别与广西、四川等地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联签《关于建立粤桂两地社区矫正对象外出活动监管监督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强川粤两省社区矫正监管执法和检察监督异地协作的意见》,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中山5市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共同签署《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地市社区矫正对象跨区域活动监管协作和检察监督办法》,等等。
结合监督工作实际,广东省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构建刑罚执行监督新模式,为推动依法规范高质效监督提供新路径。比如,创新强制医疗执行监督方式,广州市检察院设立精神病门类法医工作室,引入检察技术部门涉精神类法医配合驻所检察官开展日常工作;探索社区矫正检察新模式,佛山市禅城区检察院推动成立驻社区矫正中心检察室,实时、动态、全面监督社区矫正调查评估、交付执行、教育管理、变更执行、终止执行等各执法环节;推行检察公开听证制度;强化大数据赋能,采取“省院搭建平台,市院统筹主导,基层院分工协作”的方式研发各类监督模型26个,推动5个模型上线最高检大数据模型管理平台。
据悉,接下来,广东省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将继续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做到依法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切实维护法律权威,维护公平正义,努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