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税战的阴影笼罩下,欧洲企业纷纷展现出对中国市场的积极拥抱。一方面,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为欧洲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众多欧洲品牌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优异成绩。另一方面,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了更多欧洲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欧洲企业深知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方式,积极适应中国市场需求,在关税战的背景下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与转型,也为中欧经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威胁对进口自欧盟的商品征收50%关税,给欧洲企业带来不小压力。此时,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如期开幕,为欧洲企业带来了新商机。
首先,“数智专区”汇聚中东欧与中国的AI与机器人创新成果,展示了双方在高端制造与智能化领域的深度协作潜力。其次,“低空经济”合作立足中国庞大市场需求,凸显中欧之间航空培训与供应链携手的巨大空间。再次,“中东欧+”效应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九国龙头企业一并纳入,直接触达中国千万级消费群体。
适逢中欧建交50周年,本届博览会不只是贸易展,更是技术与伙伴关系的未来样本。欧洲企业拥抱中国,不仅是应对外部挑战的智慧之举,更为双方经济互补、共同发展注入新动能。面对全球贸易变局,携手中国、共享机遇,才是稳健的战略选择。
记者:王迪迩 沈敏 孔令杭 宋立峰 刘铭翔
统筹:徐力宇 袁震宇
迪迩工作室制作
新华社国际部
新华社浙江分社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