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海珠,“五同心”行动成效显著。思想同心,凝聚共识推动发展;行动同步,各部门协同共进;目标同向,明确方向精准发力;资源同享,优化配置提升效能;情感同聚,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三年来,通过这些举措,产业升级加快,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百千万工程”在海珠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展现出海珠在共推工程中的积极作为和卓越成效。
2025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决策部署,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统战部结合全区统一战线实际,决定实施“五同心”行动,聚力共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
“同心铸魂”凝共识
海珠区委统战部指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多党合作事业新发展。
将于端午期间,组织区各民主党派、统战社团组成同心龙舟队,在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龙舟竞技比赛,展示统一战线同心聚力、风雨同舟、同向同行的精神风貌。
筹备举办2025广州海珠华侨华人交流合作大会,团结凝聚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人心力量,通过“以侨为桥”实施“侨助百千万工程”行动,引导全球华侨华人发挥资源优势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同心汇智”献良策
海珠区委统战部在全区统一战线单位及成员中开展 2025年“我为海珠发展献一策”活动,引导统一战线成员聚焦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组织海珠统战智库成员深入新中轴海珠片区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中村改造提升、绿美海珠生态建设等主题开展调研,积极为“百千万工程”建言献策。
举办海珠统战讲堂、知联学堂、海归课堂,邀请海珠统战智库成员及专家学者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绿美海珠生态建设等主题分层次、分领域授课,全年计划举办海珠统战讲堂12期,指导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和欧美同学会不定期举办知联学堂和海归课堂,提升统一战线成员及统战干部识势布局干事能力和水平。
“同心兴企”提信心
海珠区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和《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制定发布《海珠统一战线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着力实施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五项重点措施”,进一步促进海珠民营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持续开展“新时代海商培养工程”,聚焦海珠民营企业“创二代”传承培育和年轻企业家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通过“进高校、进企业、进基地”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优秀年轻一代企业家群体的政治力、领导力和洞察力,增强参政议政能力,打造一支坚定跟党走、高素质的新生代海商队伍,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上率先垂范,在“百千万工程”中担当作为。
依托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深化“民营经济产才融合实验区”建设,致力培育更多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数字化人才,为海珠区建设国内一流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持续开展安商暖企走访活动,完善“政商直通车”工作机制,及时通报惠企政策、协调解决困难,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同心添绿”优生态
海珠区委统战部响应《广州统一战线绿美广州同心行动倡议书》,结合植树节、六五环境日等时间节点,组织海珠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参加广州统一战线和海珠区“我为全运种棵树·同心绿美广州城”义务植树活动,在海珠湿地开展“绿色全运”主题植树活动。广泛引导民营企业、商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爱绿植绿护绿活动,打造提升海珠“同心林”“侨心林”“企业林”。
巩固深化首批“绿美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成果,提升绿美宗教活动场所品质建设,打造个性化、差异化宗教绿美实践范例。
筹划举办“素心观止 枝间悟道”岭南盆景拙政园特展,将岭南盆景的“素仁格”融入苏派盆景的“云林意”,呈现南北交融的盆景盛宴。
打造珠江后航道滨江水岸民族团结地标景观,沿着珠江后航道滨水岸线,将海珠同心园、海珠同心林、湾区民族手工艺术中心、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海珠团结园、庄头公园等民族工作阵地构筑成一道海珠区内各民族广泛开展交往、交流、交融的靓丽民族团结阵地景观。
“同心帮扶”聚合力
海珠区委统战部激发社会力量、海外力量助力海珠区“百千万工程”行动联盟活力,广泛发动统战社团、行业协会商会、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和侨胞侨商等海外力量深度参与支持“百千万工程”。
深入参与“百会万企”“万企兴万村”等行动,发挥统一战线资源优势和民营企业力量优势,结合市域内结对互促纵向帮扶协作工作实际,以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为重点,构建“党政引导、村企联动、互利共赢”帮扶机制,通过“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与企业结对全覆盖,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质量得到较大提升,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长,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持续加大与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和梅州市丰顺县潭江镇凤坪畲族村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对口帮扶协作力度,紧扣“百千万工程”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海珠与省内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产业、劳务、科技、旅游、文化、教育、医疗、消费帮扶等领域协同合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赋能全面乡村振兴。
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为牵引,促进各族群众尤其是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共促民族团结。
文|记者 马思泳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