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市,广州强!”质量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广州以高质量为引领,在产业升级中展现卓越。从先进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广州注重品质提升,打造高端品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在科技创新领域,广州不断突破,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推动产业发展,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同时,广州注重消费质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市民享受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强市的理念贯穿广州发展的各个方面,助力广州在新时代书写辉煌篇章,成为城市发展的典范。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珊 通讯员 穗市监
在质量强市建设的赛道上,广州传来捷报!5月12日,记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获悉,广州市黄埔、番禺、白云三区入围全国第一批质量强县(区、镇)百强名单;海珠、花都、南沙、增城四区入围广东省第二批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库,入选数量稳居全省第一。
黄埔区:低空经济领衔
据悉,广州质量强市、质量强区工作已多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始终把质量强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黄埔、番禺等七个区取得的成绩,正是广州深耕质量基础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
在质量强市工作中,黄埔、番禺等七个区重点立足自身优势,制定实施质量发展战略。在国家级质量强区方阵中,黄埔区构建“政策赋能—技术筑基—创新协同”三维驱动体系,提升经济增长“质”含量。该区15个产业专项政策精准覆盖低空经济等未来领域,累计投入质量强区和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超10亿元,惠及企业超2000家。黄埔区拥有国家质检中心21个、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4个、检验检测机构253家,有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番禺区:汽车产业亮眼
番禺区打造“全域标准”“全域质量”“全域品牌”模式,建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时尚消费品两个千亿级产业。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链上企业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180项,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2件、集体商标11件。
白云区:美妆产业+储能产业
白云区致力探索“政策扶企、基础服企、质量辅企”培育思路,推行“1+4+N”惠企政策体系。该区设立全国首个化妆品、全省首个新型储能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和全市首个民营企业标准化工作站,2024年开展“十项行动赋能创新”系列活动56场次,硬核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海珠区:聚焦质量要素服务
海珠区则聚焦质量要素服务效能,从会展文旅等优势领域和优势产业入手开展全域标准化试点建设。海珠区拥有14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11个项目纳入“湾区标准”清单。该区还搭建了全市首个现代轻工纺织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已服务企业4508家次。
花都区:擦亮三大招牌
花都区强化区域品牌建设,擦亮“中国皮具之都”“中国音响之都”“中国美都”招牌。大力打造箱包皮具、声频电子产品两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推进化妆品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现拥有自主品牌商标超3500个、专利近2000项。
南沙区:强化与港澳标准衔接
南沙区持续强化与港澳标准规则衔接,推出“四链融合”政策体系、独角兽“黄金牧场”九条、“强芯九条”“探天九条”等特色专项政策,“知识产权资助奖励”“质量强区奖励”两大专项政策兑现资金超1.1亿元。
增城区:打造地理标志产品
增城区锚定知识产权和质量创新战略,促进传统产业质量品牌双升级,全区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5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个,质量提升行动服务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总投资超8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