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放宽汽车排放目标,旨在加速向零排放的转型。2035 年迈向零排放的决定,体现了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这一举措将推动汽车行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普及。一方面,有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能促进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欧盟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电池制造、充电设施建设等,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5月9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欧盟委员会提案,允许汽车制造商根据2025至2027年期间的平均排放量达成排放目标,而不必仅限于2025年。该提案以458票赞成、101票反对和14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从2030年起,欧盟将实施更为严格的排放目标,预计目标为每公里49.5克,并计划在2035年实现0克/公里的目标。
汽车制造商仍可继续生产高排放车型,但必须通过插电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来弥补这些排放。例如,梅赛德斯-奔驰可以销售任意数量的V12 S级轿车,宝马也可以继续生产V8发动机的车型,只要其总体销售中包含足够的电气化车型,就能避免罚款。然而,没有强大电动车阵容的企业将面临更大风险,如马自达在欧洲市场的MX-5 Miata只保留了1.5升发动机版本,2.0升版本已被淘汰。阿斯顿·马丁CEO阿德里安·霍尔马克也表示,V12发动机将在2030年以前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