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街坊:防御新一轮强降水,不仅仅只是“记得带伞”。强降水易引发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需提前关注气象预警,做好应对准备。妥善安置易受潮物品,检查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出行时避开积水区域,注意交通安全。对于山区居民,更要警惕山洪、泥石流等突发情况,提前转移至安全地带。大家要齐心协力,共同筑牢防御强降水的安全防线,确保生活的平稳与安宁。
根据广东省气象台5月8日的预报,8日夜间至10日,广东将有一次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主要落区为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强降水相对集中在9日到10日白天,局地雨势强烈,雨时伴有8~10级局地12级左右的雷雨大风、局地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和广东省防总有关规定,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已于5月8日15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广东省防总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5月8日傍晚,可能在未来影响广东的强对流云系,已经呈飑线状到达广东以北的地方 广东省气象数据中心制作
截至5月8日傍晚,可能在未来影响广东的强对流云系,已经呈飑线状到达广东以北的地方;粤北、珠三角北部开始出现零星降水,广东大部正处于“风雨前的宁静”。
相比前几次降水,广东街坊防御新一轮强降水,可能不仅仅只是“记得带伞”那么简单。从数据上看,5月7日开始,广东已经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首场特大暴雨。
什么是特大暴雨?一起复习一下:
暴雨定义:
24小时降雨量50-99.9毫米称为暴雨。
大暴雨定义:
24小时降雨量100-250毫米称为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降雨量250毫米以上称为特大暴雨。
一处地方如果受到一到两场暴雨影响,可能还“吃得消”。但如果短时间内接连受到多场暴雨,或者暴雨以上量级降水持续影响,一来雨势可能超过当地的排水能力,二来当地的土壤可能已饱含雨水。如果继续受到强降水影响,极容易出现洪涝、地质灾害。根据广东省气象台5月8日的预报,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强降水,其主要落区和前一轮强降水存在重叠。
新一轮强降水将至,广东不仅防风雨,更要防地质灾害 梁怿韬 摄(资料图片)
相对地面“看得见”的洪涝,和土壤有关的地质灾害相对更难预防和监测。近年来广东气象、应急等单位布置持续强降水应对工作时,不仅强调对风雨的防御,还注重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对于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的居民,广东省应急管理单位编发地质灾害防范“五字经”,希望居住在地质灾害风险区的居民,“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小雨不休息,大雨走亲戚。”
广东省应急管理部门制作的地质灾害防范“五字经”图自新浪微博@广东天气
广东省气象局5月8日提醒,预计新一轮强降水影响期间,粤北及珠江三角洲中北部市县地质灾害潜在风险较大,需防范强降水导致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同时需警惕水位上涨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并注意防御短时强降水引发的城乡积涝灾害。各地还需防御雷雨大风、冰雹和雷电等灾害天气对城市运行、农事生产、低空飞行、户外及高空作业等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预计强降水影响期间广东各地能见度差,道路湿滑,请注意交通安全。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
文字 | 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梁巧倩 屈凤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