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看好中国,招商大会投资超 3400 亿
创始人
2025-04-27 20:08:01
0

外资持续看好中国,这从一场招商大会可见一斑。此次大会总投资超 3400 亿元,彰显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信心。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参与,积极布局中国,充分证明中国在经济发展、市场潜力、政策环境等方面具有巨大吸引力。外资的涌入将为中国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国内外企业合作共赢搭建了广阔平台。


昨天(26日),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开幕。新兴产业及新政策是外商普遍关注的焦点。外资企业代表表示,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坚定看好中国,将持续加码中国。

在这场全球招商大会上,417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超3400亿元,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产业项目。

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代表参与,既包括欧美日韩等传统外资来源地,也包括东南亚、中东、中东欧、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来到这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寻找更多合作新机遇。

肖特玻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丁·斯皮尔:我们每年都投资一些其他领域,我们对最新的政策非常感兴趣,我想我们可以享受到最新利好,那可能是环境政策,可能是技术,也可能是人才。我们非常渴望听到最新消息。

中国意大利商会会长 罗仁舟:今天的亚洲是世界的引擎,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是推动这一地区的引擎和力量。

中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外资也在持续加码。除了规模日益增加,外资投资项目也在发生变化,深入嵌入中国产业链和创新链,是外资企业共同新的发力点。

Kiwa 中国区可再生能源负责人 陈沁:我们以最快的中国速度,要建立起全球的新能源产业服务基地,将来就是服务全球的客户。现在是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新大楼,然后投入了非常多的定制化的设备与全球最新的技术,来服务全球的这些新能源的企业。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 本间哲朗:我们在中国的业务里面,家电仅占30%而已。主要是支持中国的制造业。中国不仅是消费大国、制造大国,我们认为现在的中国是创新大国、工程师大国。所以我们长期看好中国市场的未来。

今年以来,苏州共签约招引项目近900个,总投资超6000亿元。一季度,苏州实际使用外资35.3亿美元,同比增长9%。

从制造到研发

外资厚植中国市场

除了投资新兴产业,不少外资企业持续在中国设立高能级、高投入的研发类总部项目。从制造到研发,中国市场在跨国企业全球分工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

在苏州张家港一家汽车内饰材料研发生产企业,全新的研发大楼刚完成主体结构施工。作为世界500强德国大陆集团在中国最新布局的重点项目,这个投资2亿元的亚太区研发中心,于去年4月签约,今年下半年就将投入运营,瞄准的就是中国快速发展的汽车市场。

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亚太区副总裁 卡斯滕·克内尔:我们加大对研发中心的投入,目标是实现产品深度本土化,在中国开发更多产品,既服务本地市场,未来也将供应全球业务,将源自中国的创新成果推向全球,从以前的“在中国、为中国”,逐步实现“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愿景。

企业扎根当地20年,见证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从早期配合国外品牌将欧洲的先进技术产品引入中国,到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产品都是源自中国客户的需求而进行本土研发制造。

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亚太区研发总监 马垚:以往我们给传统主机厂开发一款材料的时候,两到三年的开发周期是很正常的,现在通常是在半年以内就要交样,最快的情况甚至三个月,就要开发一个全新的产品出来,在这个新的研发中心里面,我们投入了很多新的分析测试设备,这样的话整个开发周期会大大地缩短。

从生产线到实验室,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将中国业务提档升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跨国企业的共识。

在苏州工业园区,来自日本的奥林巴斯于2023年来华投资建厂,今年企业进一步增资,在当地设立产品研发检测中心,布局研发技术、产品维修、培训等功能,建设全球领先的综合型基地。

奥林巴斯(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武者和幸:这是奥林巴斯在中国的第一个研发中心,这使我们苏州公司不仅拥有制造功能,也拥有了研发功能,未来希望我们的研发工程师能更直接地与中国的医生对话,及时了解中国市场的客户需求并反映到我们最新的产品中。

为支持鼓励外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去年,苏州首次设置了外资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计划,从资金、人才、平台等方面,鼓励企业加快创新转型。

其中,引导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支持其建设研究院、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目前,苏州全市3932家规模以上外资企业中,已有70%建有自己的研发机构,227家外企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认定。

今年一季度,苏州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8.25亿美元,增长21.9%。

苏州市商务局外资处处长 顾溪:我们预计在三年内的时间,把苏州规模以上的外资企业进行一个研发机构的全覆盖,吸引更多创新资源加码苏州,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升级。我们会加大对总部和研发的吸引的力度、培育的力度,同时会抓住这一次国家赋予我们的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这个机遇,在教育、医疗、生物医药等方面,来开展新的突破和尝试。

内外资协同融合

共拓市场共赴繁荣

中国的高水平开放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经过多年发展,中外企业正通过技术共研、产能协同与市场互补,探索出一条“双向赋能”的融合发展路径。

博世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技术供应商之一,在太仓,博世与上汽合资设立的联合汽车电子,结合了德国的技术基因与中国本土的应用创新,正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重要的核心部件研发制造企业。

在最新投产的三期项目工厂,这些全新设计的电力驱动控制系统产品,已经应用到市场上最新款车型。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太仓分公司副厂长 谢雄燕:双方成立了一个联合团队,欧洲团队到中国来,和中国团队一起,去做整个产品的开发和验证。技术同时在欧洲和中国实现产业化,把欧洲的技术和中国本土的应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技术共享、市场互补,这样的合作帮助企业快速打开全球市场,从2017年落户太仓至今,企业的年产值已经从最初的2亿多元增长到去年的67亿元。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第一副总经理 骆无为:我们八年间将工厂扩了三期,现在太仓是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重要的基地。随着产能的提升,太仓基地的年产值将能达到100亿元。

内外资协同发展,不仅拓展合作深度,也在不断升级业务模式。在苏州高新区科技城,记者来到西门子集团在德国本土外首家人工智能共创实验室,这里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仿真与数字孪生等一系列工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并通过管理咨询、规划设计等服务模式将场景落地。业务进入中国以来,已经服务500多家企业加快推进“智改数转”。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江崇龙: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增长,每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特别是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所以把中国区的咨询业务总部落地到苏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服务长三角的客户。希望能把管理的最佳实践,企业数字化、低碳化发展的优秀技术方案,带到中国来。

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让跨国企业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也吸引外商持续不断增加投资。作为外商投资重镇,苏州目前已集聚外资企业超1.9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1670亿美元。

(总台央视记者 吴昊 张歆 杨光 徐大为 黄冠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奇瑞风云A9L猎鹰700版四座... 11月15日,奇瑞汽车将正式推出风云A9L猎鹰700版和四座版车型。这两款新车型在外观设计上具有封闭...
长城欧拉5纯电SUV预售在即,... 11月9日,长城汽车旗下欧拉品牌宣布,其首款纯电SUV欧拉5的预售发布会将于11月12日在保定举行。...
服装造型背后有匠心:融合非遗与... 11月9日,十五运会在广东奥体中心盛大开幕。开幕式作为盛会的“首秀”,其服装造型设计不仅是观众瞩目的...
“YUAN”串联十五运会开幕式... 十五运会开幕式以“圆梦未来”为主题,叙事恢弘,结构精妙,情感细腻,风格前卫,犹如一幅岭南画卷徐徐铺开...
十五运会开幕式环形舞台与异形屏...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本次开幕式以“圆梦未来”为主题,通过“...
高清大图 | 惊艳亮相!十五运... 图片 | 记者 钟振彬 梁喻 周巍 蔡嘉鸿
在水乡乌镇,感受照耀未来的“互... 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桐乡乌镇举行。本次峰会一系列重要活动和亮点活...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京东首发国民好车埃安UT su... 11月9日,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和宁德时代共同发布了“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电池租用购车价为4...
广汽埃安UT super上市:... 11月9日,广汽埃安UT super正式上市,标志着京东、广汽集团、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国民好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