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十五运会在广东奥体中心盛大开幕。开幕式作为盛会的“首秀”,其服装造型设计不仅是观众瞩目的视觉焦点之一,更是展现粤港澳三地的文化特色、传递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
日前,十五运会开幕式服装造型总设计阳东霖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采访,讲述这场视觉盛宴背后,服装造型设计的巧思与匠心。

文化与科技兼备,让舞台“百花齐放”
“在十五运会开幕式这个大舞台上,我们能一次性把英歌、龙舟、咏春等非遗元素融合在一起,在服装造型上作一次综合性创作,这对我来说是特别过瘾的事。”阳东霖说,此次十五运会开幕式的服饰造型约4000套,它们既展现了浓郁的岭南风情,又兼具当代性和时代感。“我们不只是将传统文化通过服装和造型带到体育场,更多是将传统非遗与现代创作和设计理念相融合,让它更适应当下审美,让年轻人喜欢。”
作为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服装设计师,阳东霖与广东颇有渊源,他曾为《咏春》《英歌》《沙湾往事》等舞台精品担纲服装造型设计。谈起为十五运会开幕式设计服装的要点,阳东霖表示为开幕式做服装造型设计与舞台剧大不一样:“舞台剧我们很‘垂直’,譬如说,《咏春》服装设计就聚焦咏春武学和非遗元素,如香云纱等。十五运会开幕式将在万人体育场里展开,服装造型需要很夺目,要能够很迅速抓住大家的眼球。另外,也需要用更热烈,更青春,更有视觉张力的色彩来给大家展现充满了活力、动感和青春气息的体育精神。”
同时,阳东霖认为体育盛事的服饰还应具有当代性和未来感:“我们运用了很多LED亮灯服饰,仅尝试能在水中发光且安全不漏电的服饰,就测试了至少50款服装及不同灯带和控制方式。配色方面,诸如代表未来运动科技的银灰色服装搭配鲜艳荧光色的设计,也能给年轻观众带来全新视觉冲击。另一方面,演员的服饰也是流动的道具,甚至是流动的舞美装置,比如在开幕式高潮处登场的、让大家印象深刻的风车服饰,它的设计便需要力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知识作为支撑。”
另外,阳东霖表示“百花齐放”的舞台效果,也是开幕式服装设计的重点之一:“我们将广州‘花城’的概念融入服饰创作中,随着开幕式推进,不同章节有不同花朵元素服饰呈现,不同服饰代表不同气质、不同花朵,最终汇聚,实现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效果。”

精选材质做好预案,从容应对水舞台挑战
“水舞台”设计是十五运会开幕式的一大亮点,在带来美轮美奂视效的同时,也对演员服装提出了特殊要求。
阳东霖坦言,这也是他和团队遇到的最大挑战——“大家知道水对服装不友好,湿水会影响服装的颜色和表现,因此,在设计时,数千套服装都要考虑涉水的功能性、速干性以及演员穿着的舒适感。”
在面料的选择上,阳东霖表示,涉水服装面料需具备速干、不掉色且色彩丰富的特点。“演员每天在水里排练,不能让他们穿湿衣服,这是对演员应有的人文关怀;同时面料要有过渡颜色和纹样变化,不只是红黄蓝绿。幸运的是,广州有全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面料市场——中大布匹市场,我们在那里选了很多运动速干的新型面料,为设计提供了助力。”
另外,服装造型团队还提供了将近3000双排练代用鞋用于演员排练。“一般情况下,演员在排练中会穿着自己的鞋,但这次不一样,一般的鞋在水里会打滑,演员有摔倒危险,且鞋湿后沉重。我们找到的代用鞋防滑、速干,能快速渗水,避免鞋内积水,这将近3000双鞋供演员一个多月排练使用,保证演员在水舞台上的表演达到完美、精准。”
点赞木棉花引导服,看好“小醒狮”成爆款
谈及此次服装设计工作中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阳东霖首先提到的是引导员服饰。“每次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引导员服饰都是门面和招牌,会最早映入大家眼帘,且随代表队多次出现,它的设计难度大、要求高,需不断修改。此次,结合‘花城’概念,引导员服饰要成为最夺目的‘一朵花’,最终我们选择了木棉元素。当身着木棉红、类似木棉花瓣不规则短裙的引导员出现在万人瞩目的体育盛事现场上,堪称一道靓丽风景线。”

开幕式尾声,演员们背着巨型三色风车登台表演的画面也成为开幕式的标志性瞬间之一。
阳东霖表示,风车三色取自十五运会会徽,分别代表粤港澳三地:“三色风车象征着粤港澳三地同心协力,水乳交融。它的造型和体量极大,需坚固支撑才不易损坏,我们找了多种可做风车叶片的材质作测试,最终选择了最轻便的材质,方便演员以更轻松、更轻盈的状态进行表演。”
此外,取材自岭南醒狮,被昵称为“小醒狮”的标兵服饰也是此次服装设计的一大亮点。阳东霖介绍,以往无论是国家型还是国际型赛事的标兵服饰,设计多求稳,以运动服饰为主,因为标兵需在场上表演较长时间,有时甚至长达一小时:“但是此次导演组及执委会都希望能打造属于十五运会的独特的标兵形象,考虑到醒狮是典型岭南符号和元素,其毛茸茸的可爱感与充满朝气的感觉,非常适合本次担当标兵的青春洋溢的女大学生们,我们把醒狮元素提取出来,设计了这套服饰,它并非传统醒狮的偶装,而是将传统非遗符号与运动服饰要素相结合的独特设计,非常具有‘爆款’相。”
统筹|苏荇
文|记者 艾修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