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总工会通过免费赠 1.5 万余份票券助力“百千万”工程。这些票券涵盖了各类文化、旅游等活动,为广大职工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此举不仅满足了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让职工在工作之余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体验,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通过这种方式,积极推动了“百千万”工程在基层的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通讯员 田甜
4月14日至16日,广东省总工会举办2025年广东工会职工疗休养工作珠三角九市经验交流活动。活动以“职工疗休养 助力‘百千万’”为主题,通过经验分享、资源推介、实地调研等形式,凝聚共识、激发动能,为推动职工疗休养工作提质增效、服务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杜玲表示,要把“职工乡村疗休养”这项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统筹谋划,总结推广好珠三角九市疗休养工作创新经验,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开展工作,助力释放内需潜力、促进文旅消费升级,为服务“百千万工程”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工会力量。
交流活动上,省总工会通过快闪视频回顾了2024年广东工会疗休养工作掠影及成效。深圳、肇庆市总工会及广州市供电局、中山大学工会代表,围绕疗休养政策落地、资源整合、服务创新等方面分享经验。东莞三正半山温泉、广东劳模疗休养基地等接待量前十的基地代表,交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模式。珠三角九市69家省级疗休养基地设立展位,集中推介乡村文旅特色项目,南沙区同步举办非遗传承与职工品质生活展,展现“疗休养+乡村振兴”新场景。交流会上,疗休养基地代表们表示,下一步将依托工会平台,开发更多“小而美、精而特”的疗休养产品,让职工“疗身更疗心”,让乡村“流量变留量”。
活动当天,省总工会在“广东省总工会”微信公众号上,通过网络公开抽奖方式,向粤港澳全体劳动者免费赠送来自各疗休养基地超15000份,总价值超过210万元的省内疗休养房间券、温泉券、门票券及体检券等其他票券。同步组织近400名“百千万工程”横、纵向帮扶队员、驻镇帮镇扶村、“双百行动”工作队员和一线产业工人代表开展三天两晚疗休养,并发放了乡村振兴消费帮扶慰问品,通过红色教育、生态体验、产业观摩等行程,感受乡村振兴新气象;与会人员还实地调研参观了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南沙规划馆、广汽科技馆、海防教育红色基地等特色项目,深入了解南沙文旅资源与科技赋能成果。
职工疗休养既是工会服务职工的暖心工程,更是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广东工会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政策引领,服务大局,充分利用全省139家文旅酒店度假综合体、红色党史国情教育点、乡村振兴聚集点、特色(风情)小镇作为职工疗休养基地,打造广东特色品牌职工疗休养品牌。仅2024年,广东工会疗休养工作全年投入5.97亿元,面向全省职工累计发放2179.5万余元疗休养票券12.6万张,组织4950批次职工参与,惠及新业态劳动者、一线职工等群体超81.27万人次。省总工会职工服务部部长王学真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疗休养政策创新、资源整合和品牌塑造,抓好抓实职工疗休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