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英雄花(木棉花)与美食奇妙邂逅。老字号们以独特创意让岭南文化“活”在餐桌上。例如陶陶居,将木棉花融入点心,那精致的木棉花造型糕点,既美观又美味,传承着岭南的饮食文化韵味。莲香楼则用木棉花元素装点餐具,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推出以木棉花为灵感的特色甜品,让食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这些老字号通过创新,将英雄花与美食完美结合,让岭南文化在餐桌上熠熠生辉,也让更多人领略到岭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木棉花又称红棉花、英雄花,挺拔伟岸、豪气干云。那你见过用英雄花做菜吗?
南方春夏湿热,以干木棉花作为食材原料入汤入菜,是岭南地区的传统饮食风俗和饮食习惯。在“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中,广州酒家创新推出“岭南红棉宴”,将百年老树的木棉花搬上了餐桌。这朵见证了羊城风云的红棉,如何在粤菜大师手里化作创意料理?请跟随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一起揭秘这道“岭南红棉宴”,看木棉花如何在舌尖绽放红色传奇。
木棉美食创新演绎:16道菜匠心演绎红棉宴
食用花卉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南方春夏湿热,广府人适应时节多用晒干的木棉花煲汤。以干木棉花作食材原料入汤入菜是岭南地区的传统饮食风俗和饮食习惯。
“岭南红棉宴”由广州酒家粤菜师傅团队烹饪而成,结合了粤菜“不时不食”的健康养生饮食理念,以干木棉花入馔,运用炖、炒、炸、灼、蒸等多项技艺,通过食材烹饪、装盘造型、象形面等多种呈现方式,匠心演绎岭南红棉宴。
据师傅介绍,“岭南红棉宴”共分为六道餐前小食、一道汤品、八道主菜及一道甜品。其中,汤品“木棉赤小豆炖响螺”精选晒干的木棉花加入响螺炖煮,鲜甜生津,能有效缓解岭南地区春季潮湿引起的春困秋乏;主菜“红云锦绣花开富贵”则用新鲜九节虾胶酿在盐水浸泡后的木棉花瓣上,以脆浆炸制后锁住食材水分,装盘时还拼以木棉花造型,可谓“色香味”俱全;食用“春光晓鸿运平安鸡”时,用调羹轻轻敲碎表面的蛋壳,可见广州酒家金奖菜式“金丝姜蓉鸡”,与伴碟的木棉花丝一同食用,口感独特。
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五感体验,广州酒驾将红棉元素贯穿到场景布置、餐具器皿、用餐氛围、文化体验的细节中,与岭南书画、广绣广彩、微缩造景、花城书房充分融合,精心营造具有岭南文化气息的红棉文创主题用餐空间,让英雄花开遍餐桌。
岭南红棉宴目前在广州酒家越华店已推出,消费者可提前预约品鉴。其中木棉赤小豆炖响螺、红云锦绣花开富贵、红棉蔬菜卷、丹龙汤圆等多个特色菜品同步在广州酒家越华店、临江店、龙津西店供应。(温馨提醒:所有红棉宴的菜式,可提前1天致电门店预约。)
一棵木棉树的90年:从门前古树到企业精神图腾
红棉是广州的城市形象标识,也是广州酒家的品牌标志和企业文化的精神图腾,广州酒家始创于1935年,其中华老字号原址文昌店门前在建店时便种有木棉树,与广州酒家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企业基因一脉相承。
20世纪40年代广州酒家在行业上首创酒家开设早茶市;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成为首批对外接待店;80年代开国有企业餐饮店举债改造先河贷款400万元装修文昌店,开辟餐饮连锁经营之路,在国内率先开办食品连锁专卖店(利口福连锁店的前身);90年代改制成为全市首个国有饮食企业集团,在全国开餐饮企业创办食品工业先河;2017年成为广东省率先上市的饮食集团……作为“粤菜烹饪技艺”及“广府饮茶习俗”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广州酒家一直以传承弘扬岭南饮食文化、讲好粤菜故事为己任。
多年来,关山月、陈子毅、陈永锵、林蓝等名家也留给了广州酒家众多红棉主题的书画,为艺术场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源泉。为更好地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生命力,广州酒家将书画中的红棉元素进行提炼,并结合广彩、广绣等非遗技艺进行二次创作,充分融入体验场景中广泛传播,将岭南饮食文化、岭南工艺美术、岭南园林造景、岭南建筑融为一体,塑造岭南文化的整体性输出窗口,让这朵代表广州酒家的盛放的木棉深入人心。
从1935年门前的红棉树,到如今宴席上的文化密码,这道宴席不仅是味觉革命,更在传承敢为人先的岭南魂。当传统粤菜遇上英雄花,吃进嘴里的每一口都是广州人刻在DNA里的城市记忆。
下次木棉盛开时,你会来赴这场红色之约吗?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牧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江皓轩(署名除外)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江皓轩 孙牧(部分素材由受访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