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低成本增程器技术意义重大。该技术能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解决用户里程焦虑问题,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优化设计和材料选择,降低了增程器的制造成本,使其更具经济性和普及性。这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加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出行选择,也对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出行具有积极作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3月28日至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在论坛上强调,增程技术创新需关注成本优化,追求技术上的突破。他指出,中国、欧盟、日本和美国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但各有侧重。中国市场中,增程式电动汽车增长迅速,成为车企竞争的焦点。然而,在10万元-15万元的A级车市场,增程式应用较少,主要因为成本敏感性。许敏通过成本分析,展示了降低增程器功率和电池容量的潜在成本优势,如将特斯拉66度电池方案改为“40度电配10kW增程器”,可降低成本约11000元。
许敏还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增程器技术上的创新成果,自2008年起,团队开始研发水平对置两缸增程专用发动机。与传统四缸直喷增压发动机相比,该发动机采用自然吸气+气道喷射,取消涡轮增压/可变气门等系统,制造成本降低2/3。他提到,该发动机油电转化效率达40%,无感增程,噪音低,采用AI控制。理想汽车整车电动高级副总裁刘立国也在论坛上表示,增程技术越来越被人认可,许多车企加入增程电动车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