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生物、人工智能育种孕育未来牧业”
创始人
2025-02-27 20:04:12
0

航天育种可使农作物产生基因突变,培育出更优质的品种。生物育种能精准改良物种特性。而人工智能则可对大量育种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精准筛选出最具潜力的育种方案。

在未来牧业中,航天育种可为牲畜提供更适应恶劣环境的品种,提高养殖效率。生物育种可优化牲畜的生长基因,增加产量和品质。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养殖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环境参数、牲畜生长情况等,实现精准养殖管理,提高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者组合,将为未来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眼下正值初春,正是新疆各地牲畜转场回圈、接羔育幼的关键期,也是大部分天然牧场尚未返青、冬贮饲草“青黄不接”的牧草“春荒”时节。但在新疆首个“智慧牧草工厂”,牧草却能快速且不分季节的生长,保障牛羊新鲜饲料供应。

总台记者 崔宁:说到牧草,大家会想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会想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千里沃野,但我现在所在的新疆图木舒克市智慧牧草工厂里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厂房里没有土壤,没有四季轮回,牧草却在这里生长得郁郁葱葱,而且看起来它的叶片也非常壮实。

在它生长的背后每一项都有科技助力。比如说,这可不是普通灯光,而是模拟植物最佳生长光谱的智能光源,根据牧草生长的光配方来进行调控;整个智慧工厂内的温度恒定在18℃-25℃之间,这也是牧草细胞分裂最活跃的温度;这里的空气很清新,有150万株牧草集体呼吸的味道,这里有专门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来吸收外部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促进植物生长。

那这些牧草是怎么种植的呢?它们种在一个个小小的生长杯里。根系通过生长杯扎进下面的培养箱。

打开来看,依然没有土壤,甚至水都很少,其实,它的生命之源就来自这些水雾。这几个喷头会定时向根部喷营养液气雾,在根系形成一层水膜,这样在没有土壤的环境下,也能吸收到充分的营养,并且能自由呼吸。这种雾培相比较传统的大田种植,节水率达到95%,让每一滴水都“算到牧草的细胞里”。

点种的生长杯,里面是牧草的种子,黑色的也不是土壤,它是一种黑色的海绵,旁边这些是刚刚露头发芽的“草宝宝”。

我来给大家算一笔账。我现在所在的种植区,它的种植面积大约是6000平方米,合下来大约是9亩地不到,年生产鲜草却能达到3000吨,相当于1500亩优质牧场产出的牧草。

这种牧草叫作将军菊苣,它在大田里的种植期约2~3个月一茬,每年收割约4-6茬。但在这里,平均20天一茬,每年收割16-18茬,完全突破了季节的自然限制。

牧草在这边生长那边就有智能机器人在收割,它沿着路面上的二维码识别方向和高度进行采收,采收下来的牧草跟当地产的玉米秸等可以加工成一种多肽的蛋白生物饲料,这种饲料的饲养效果也远远高于普通的饲草饲料。

我们现在所在的新疆图木舒克市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一个相对干旱的沙漠小城,但现在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个沙漠小城也能种出草原来,填补了饲草饲料的短缺,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希望。

牧草种子上月球 返地进入育苗期

牧草对于新疆畜牧业至关重要。除了我们看到的 “智慧牧草工厂”,新疆近年来还把牧草种子送上太空,尝试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提高牧草的产量、耐寒性等。去年6月25日,搭乘“嫦娥六号”的近十万粒牧草种子从月球返回地球,近日已经在新疆开始育苗种植,我们一起去看看。

在新疆农业大学,耐盐碱耐寒牧草空间诱变育种及分子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郑文新带领研究团队将搭乘“嫦娥六号”的200克、近十万粒牧草种子进行解封、分选,这些牧草种子分别是骆驼刺、和田大叶苜蓿、新疆大叶苜蓿和新牧4号紫花苜蓿。

耐盐碱耐寒牧草空间诱变育种及分子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郑文新:把种子带到太空的不同地方,距离地球不同距离的地方,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变化,希望通过太空育种,能够把种子的耐盐碱、耐寒、耐旱、耐热,很多特性能够创造出来。

选种后,研究人员把种子送往全封闭培育室进行点种育苗。

据了解,新疆牧草种子已经不是第一次进入太空。2022年6月,新疆曾把骆驼刺、伊犁绢蒿、驼绒藜、新草1号苏丹草四种牧草种子随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带上太空,在天宫一号太空站启动了耐盐碱耐寒耐旱牧草空间搭载实验,结果非常令人惊喜。

耐盐碱耐寒牧草空间诱变育种及分子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郑文新:我们从太空带回来这个种子以后,通过试种发现确实是出现了很多非常好的变化,比如它生长速度更快,产量更高,它比普通的、没有做太空育种的产量可能要高百分之三十左右。到了别的品种都已经变黄的时候,它仍然是绿的,比其他的品种要晚十多天的时间(变黄)。通过太空育种,它的抗寒的性能、耐旱的性能,产量这些可能都有比较好的变化。

据了解,未来几年,新疆将继续通过“航天育种+生物育种+人工智能”等科技组合,深度挖掘返地牧草种质资源特性,对筛选出的优异株系进行扩繁,培育出更多品质优良的牧草新品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宝马新车将搭载亚马逊升级版Al... 11月6日,亚马逊宣布其语音助手Alexa将迎来升级,并与宝马合作,将新一代Alexa语音助手融入宝...
宾利首款电动SUV曝光:6.5... 11月6日,宾利汽车公布了其首款电动汽车的首批细节。这款豪华城市SUV预计将在2027年上市,具备快...
全红婵的十五运“收官之战”,不... 【开栏语】十五运会激战正酣,赛场内外看点纷呈。羊城晚报特开设《全运“琦”谈》栏目,由记者带您聚焦赛事...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小鹏X9超级增程技术发布,AI... 11月6日,小鹏汽车在X9超级增程技术发布会上宣布,中国首款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小鹏全新一代Iron...
特斯拉Model Y门把手故障... 日前,美国联邦调查人员及NHTSA对特斯拉的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存在的安全缺陷展开调查。自9月中旬以来,...
丰田第二财季利润下滑近三成,电... 日前,丰田汽车公布了2026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当期营收达12.38万亿日元,同比增...
第八届进博会|来,带你打卡进博... 策划:鲁鹏摄影:孟晨光 任鹏飞 刘颖 田薇薇 樊雨晴 杜昕怡设计制作:张子彧
关键词读懂“十五五”|大力提振... 央广网北京11月5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
从预赛第三到决赛第五,全红婵尽... 跳台下,观众抛下的布娃娃堆成小山;跳台上,18岁的全红婵眼神专注如初。11月6日上午,广东奥体中心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