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扶贝贝
作为数据大省、数字经济大省,广东如何探路领跑建设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未来三年,广东数字经济将迎来哪些“第一”和“最”?
11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下称《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首位,将广东打造为国际一流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全球数字化水平最高的湾区。
3年打造3个万亿级数字产业集群
《建设方案》提出,目标到2027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打造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数字产业集群,培育若干高价值数字产业新赛道,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突破6万家,算力规模超过60EFLOPS,将广东打造为国际一流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全球数字化水平最高的湾区。

其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设方案》提出构建“三张网”:可信数据流通“一张网”将加快推进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试点,探索隐私计算、区块链等可信流通技术;绿色协同算力“一张网”将优化全省算力布局,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集群建设;空天地海通信“一张网”将加快部署5G-A网络,推进大湾区通导遥一体化低轨星座建设和运营,深化北斗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建设,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北斗+5G”高精度时空服务网络。
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建设方案》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围绕数据基础设施、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适数化改革、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六大主要任务。
其中,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核心要素供给中,《建设方案》提出,加快出台《广东省数据条例》,建立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机制,推动组建省数据集团,依法依规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优化提升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能级,构建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
《建设方案》提出,实施“数据要素×”行动计划,围绕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行动
《建设方案》提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机器人+”行动。加快发展消费级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加速推动智能手机、智能电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

壮大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大力发展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印刷显示、量子点、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产业,挖掘重点行业应用场景。
推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飞行汽车、通航飞行器、非载人无人机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开展低空文旅项目推广及产业培育,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切实解决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先进工艺等受制于人问题,推动安全可控的关键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产业应用。强化工业母机、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推动“链主”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效能。
同时,挖掘细分行业平台企业潜力,积极培育人工智能、Web3.0(第三代互联网)等技术驱动的创新型平台。
如何打造国际一流数字产业集群?
《建设方案》提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国际一流数字产业集群。围绕“引领数字技术新突破”“布局数据产业新赛道”“加强算力产业新供给”“构建算法产业新生态”“拓展终端产业新场景”“锻造产业链韧性新体系”等六方面提出工作任务,强调以数字技术突破带动数字产业“数据-算力-算法-终端”全链条创新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建设方案》提出,在布局数据产业新赛道中,探索数据企业认定,深化数据经纪人试点,加快培育数据产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在加强算力产业新供给中,《建设方案》提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
《建设方案》强调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开放合作,推动三地在数字技术、产业、治理上深度融合。协同推动“数字湾区”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加强算力、网络、数据流通利用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推进粤港澳智慧城市群建设,持续优化“湾事通”泛公共服务与资讯平台能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运行好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支持共建高水平数字协同创新平台。建立粤港澳三地监管沙盒联网机制,加强大湾区金融科技交流合作。开展“数字融湾”行动,推动全省数字化均衡发展。
三年之约,数“聚”未来。广东将以数据要素为引擎,技术创新为驱动,开放协作为路径,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广东智慧”与“湾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