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举办期间,广州水投净水公司扛起广州中心城区赛事场馆污水处理核心重任。大沙地、石井、猎德、大观、竹料、沥滘、京溪7座净水厂协同联动,以超高标准开展污水处理工作,筑牢赛事水环境安全防线,助力水资源绿色循环利用。
据广州水投净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比赛场馆产生的污水经市政管网汇入上述净水厂后,将完成全流程净化处理。达标后的再生水既持续补给珠江前航道及各类河涌生态用水,又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园林绿化、工业冷却等场景。
作为赛事绿色办赛的重要实践,这一水资源循环利用举措与广东赛区碳排放全中和行动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低碳办赛的广东范例。

涉水赛事核心保障
优质再生水赋能流溪河水系
广东国际划船中心、广州激流回旋赛场作为十五运会广州赛区核心室外涉水场馆,将承接赛艇、皮划艇等高水平水上赛项,水质保障直接关乎赛事品质。
场馆水上赛道通过水闸直接连通母亲河,通过专用水闸实现水系连通,补水仅需经格栅拦截枯枝杂物即可引入,让自然活水滋养赛场。据悉,流溪河李溪坝断面水质长期稳定保持Ⅱ类水平,这一优质水质的背后离不开广州水投净水公司的硬核保障。
净水厂升级保障
全流程筑牢运行防线
广东国际划船中心、广州激流回旋赛场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收集管网无缝接入市政污水系统,直接汇入竹料净水厂进行处理。
污水进厂后,竹料净水厂采用改良A²/O处理工艺精准处置,COD、氨氮、总磷的实际出水浓度分别为9mg/L、0.15mg/L、0.08mg/L,远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及地表V类水标准较严值。这些优质再生水定向排入白沙水支流,经自然径流汇入流溪河干流,持续为流溪河生态补水、优化水体循环,为赛事赛道筑牢“水质安全屏障”,满足高标准赛事要求。


据悉,除竹料净水厂,广州水投净水公司所属各净水厂均针对性升级赛事保障举措,印发专项污水处理保障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锁定大沙地、猎德、大观、沥滘、竹料、京溪、石井净水厂7座涉及场馆排水处理和周边水体生态补水任务的重点保障厂区,以精细化管控筑牢水质安全防线。
其中,公司特别针对管道爆漏、突发停电、异常进水、设备故障等重大突发情况提前部署,做到有监测管控,有保障措施,有应急手段。
记者了解到,广州水投净水公司对关键设备设施实施每日2小时巡检、定期维保,尾水管每日专项巡查,发现异常第一时间高效处置并规范台账记录;同时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关键设备专项检测,推进地质隐患探测及沉降监测,建立三级管控机制,确保责任层层落实、闭环管理。
此外,公司还严格执行全时段值守制度,落实单位负责人24小时值守备勤,赛事期间实行相关负责人日班坐班、夜间值守机制,应急发电车、龙吸水车驻点备勤,应急抢修物资提前储备,应急队伍24小时待命,尾水管及出水口早晚各增加一次专项巡查,全方位保障污水处理设备稳定运行、水质持续达标。


智慧运维零扰保障
彰显国企生态担当
除了线下硬核保障,广州水投净水公司升级迭代智慧净水运营管理平台,整合全厂区运营全链条数据资源,搭建多维度专题分析模块。平台集中呈现水量水位、水质指标、告警信息、污泥外运量等关键数据,可查看工艺流程实况与视频监控,构建“自上而下实时监管、自下而上数据汇聚”的精细化管控体系。
与此同时,公司还强化环保民生保障,安排专人每日巡查除臭设备运行状态,定期更换耗材,实现臭气、噪声、污泥运输“零扰民”。
目前,广州水投净水公司所属各净水厂出水水质均优于一级A标准及地表V类水标准,以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实际行动,为全运会“全过程碳中和”目标落地提供坚实支撑,彰显广州水投净水公司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责任感与硬核执行力。
文|记者 孙牧
图|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