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秋,温润如玉;传媒的火,炽热如初。11月14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以下简称:羊城晚报或集团)2026年校招宣讲会走进复旦大学。
在新闻学院综合楼510会议室,集团招聘宣讲团和复旦学子在轻松、温暖的氛围中面对面交流,一场关于新闻理想和时代叙事的“双向奔赴”在此展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陆柳、党委副书记夏天怡、对外合作办公室主任宋茹娇出席本次宣讲会。

现场首先播放了集团2026年校园招聘宣传片,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泉表示,复旦和羊城晚报源远流长,集团有不少优秀的人才就来自复旦,我们也非常期待年轻的复旦学子能加入我们,注入最鲜活的力量。

胡泉介绍了羊城晚报的发展历史、品牌价值、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进程,以及羊城晚报作为“岭南文化大报”、羊城派客户端作为“岭南文化第一端”的特点和发展。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当下,羊城晚报通过成立策采、视频、区域、分发、运营等七大集群打通产品链,构建起媒体、文化、数据、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胡泉还特别介绍了羊城创意产业园、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在集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媒体融合和产业提升相辅相成、共同赋能、持续发展,“希望同学们来南方,来大湾区这片热土为人生创下精彩的新篇章。”
集团视频业务集群召集人董柳以“我的新闻从业之路”为主题,给复旦学子来了一场生动的业务讲座。他首先回顾了自己一路求学“误入”新闻专业的往事,他用自己在羊城晚报的成长经历、报社领导对员工如家人般的关心关怀,诚邀学弟学妹们奔赴热爱,用专业知识实现人生价值。

十余年来,董柳一直深耕法制新闻、时政新闻的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广东新闻奖一等奖、赵超构新闻奖等等。作为今年新鲜出炉的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得主,董柳也在现场传授了摘得中国新闻奖的“秘笈”。
“羊城晚报是能够实现新闻理想的平台,我们有很多想法,是大家边‘玩’边工作中共同完成的。这份工作能给你带来很多快乐和成就感,人生在于体验,而新闻工作能带给你无数新鲜的体验。只要你有热爱,有想法,期待来和我们做同事,我们一起见证更多重大事件,一起为新闻事业添把火,书写新时代的华章。”董柳说。
作为复旦98级国际新闻系的“大师姐”,复旦大学校友、教育健康部副主任王倩感叹自己非常幸运:“第一次找工作,就找到了一份让自己干了二十多年,且仍然非常喜欢的。”

作为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变革的亲历者,从发140字的微博,到短视频,再到出镜直播……王倩以自己的工作经历为例,讲述新闻工作的“变”与“不变”。她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给师弟师妹展现新闻工作在当下面临的变化和挑战。
“时代在前进,互联网在发展,羊城晚报也在发展,记者的工作当然也在不断变化。媒体早已不限于内容生产商,我们还是各种活动的承办方,这也是为什么这份工作还吸引着我,因为工作内容每天都在变。”王倩说,媒体是联系社会各个行业的中枢,从这里出发,能去往社会的每个角落,在她看来,对年轻人来说,媒体仍然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
王倩的说法得到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陆柳的赞同,她说:“这就是我们复旦新闻学院学生的模样,乐观向上,积极肯干!”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夏天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对外合作办公室主任宋茹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就业工作负责人段宇涵也在现场加入了热烈讨论。
活动最后,集团人力资源部主任彭敏晖给同学们介绍了此次校招的具体岗位。同学们也抓住难得的机会积极提问,更有一名厦门大学的学子专程从厦门赶到宣讲会现场与集团工作人员交流,宣讲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画下句点。


接下来,集团2026校园招聘还将前往武汉、杭州、北京、天津等多地广纳贤才,以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奋力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文、图丨何晶
视频丨周敬雅 何晶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