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江皓轩 通讯员 刘冰汧 南沙区人社局
图/罗仲贤
广州技能人才国际化评价体系建设再有突破。11月13日,广州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工作站揭牌暨首批证书颁发仪式在南沙举行。

据悉,省、市、区有关部门领导及实施机构负责人出席仪式,共同为工作站揭牌,并为广州首批通过认定的26名学员颁发证书。

此次工作站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南沙方案》和部省支持广州南沙建设政策措施清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广州在推进采认境外职业技能水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工作站的设立将为南沙区搭建国际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提供重要支撑,进一步强化南沙连接国际的战略枢纽功能。
广州首批26人通过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
仪式现场,广州首批通过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获证的技能人才代表,获颁我国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标志着技能人才比照认定试点工作成功落地。
去年12月9日,广州印发《广州市在南沙区试点开展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的实施意见》及《广州市南沙区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实施目录(第一批)》,率先推出国(境)外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试点政策。
政策涵盖13个证书项目、31个模块/等级的境外职业技能证书,并与国内12个职业(工种)实现比照认定。在南沙区学习、就业或创业的劳动者,持有目录内境外证书并通过认定后,可获得我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今年以来,广州积极推进首批技能人才比照认定工作,企业申报的26名技能人才已通过汽车维修工和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的比照认定。该项工作依托前期发布的政策目录,为企业内部持有境外证书的员工开辟了便捷的认定通道,有效提升人才评价与国际接轨程度。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人事总务部部长陈志峰表示,此次技能比照认定政策精准解决了企业面临的现实难题。作为中日合资企业,广汽丰田长期选派技术骨干赴日培训,但员工所持日本技能证书在国内缺乏官方认可,面临境外证书级别难判定、重新考证成本高等问题。
“以往我们内部认可这些员工的技能水平,但无法准确对应国内等级,在统计归类时存在困难。若重新参加国内技师以上等级考核,还需投入大量培训资源和时间,增加企业和员工负担。”陈志峰表示,此次比照认定政策建立了权威的对接体系,使海外学成员工的技能获得国家层面即时认可,彻底打通资格比照认定“堵点”,显著降低了用工成本,提升了人才管理效率,并通过等级明确化进一步优化了企业人才结构,实现多方共赢。

据悉,经比照认定所获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仅在全国范围内通用,还可作为申报高一等级职业资格、参与人才评定、积分入户以及申领职业技能提升补贴的重要依据。
这一机制显著拓宽了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帮助其在岗位晋升、薪酬提升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作为广州首批获证代表,技能人才夏金金分享了他的感受:“这次成功获得认定,对我个人而言非常意义重大,之前刻苦钻研技术付出的汗水,如今得到了应有的价值体现,更增强了我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和职业归属感,让我更有底气在岗位上钻研创新。”
谈及政策带来的实际效益,夏金金表示,比照认定为他节省了三类核心成本:一是时间和精力成本。他的日常工作对应销售店技术支援及能力提升,若按常规流程申报高级技师,需准备大量材料、平衡工作与备考,而比照认定让他能更专注于技术钻研与价值创造。二是经济成本,避免了高额的培训及认证费用。三是机会成本,国家权威认证通用性强,为后续职场晋升提供了更多机会。
为人才提供“一站式”认定服务
仪式上,广州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工作站正式揭牌。该工作站将配备专业服务团队,为人才提供“一站式”认定服务,着力构建便捷高效、标准统一的国际化技能人才评价服务体系。

“此次工作站揭牌和首批证书的颁发,标志着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试点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比照认定工作,不仅打通了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也显著增强了南沙乃至广州的区域人才吸引力。
该政策通过打破人才流动的制度壁垒,吸引更多港澳技能人才汇聚湾区,促进区域内人才资源优化配置,逐步形成高水平人才的“强磁场”效应。
引进具备国际先进技能水平的人才,将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支撑,为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注入持续动能。

同时,比照认定工作也有力推动了国内外职业技能标准的有效衔接,助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机制,为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和制度对接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广州将以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吸纳集聚人才。据悉,下一步,市、区人社部门将积极争取省级支持,推动南沙比照认定目录纳入全省统一采认范围,进一步拓展政策辐射面和影响力。
同时,市、区人社部门将深化政企协同机制,依托工作站加快推进后续批次比照认定工作,让更多技能人才享受政策红利,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