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振天
图/受访者提供
11月14日,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体验推广赋能中心内,思想碰撞和科技展示交相辉映,海珠区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交流会在此热闹进行。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代表齐聚,从前沿趋势聊到落地痛点,从产品“炫技”到生态共建,为海珠擘画AI产业新图景。
“我们带着问题来,更带着诚意来!”会上,琶洲管委会负责人开场直奔主题。近年来,海珠以“闯”的劲头深耕人工智能赛道,从率先布局大模型应用场景,到打造“大模型+”产业生态,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领域“领跑”的跃迁。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4年,海珠GDP突破30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三年增速超20%,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目前,全区已落地行业大模型项目超180个,引育备案大模型项目32个,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全国第三;算法备案项目达261个,占广州市总量的42%,位列全国第四。

“我们要主动问需于企,精准服务。”琶洲管委会负责人表示,面对科技革命浪潮,海珠坚持“全域产业空间不留白”,以政策引导、场景开放、生态营造,让更多AI企业“来了就不想走”。
交流会现场,企业带来的“黑科技”让人大开眼界。
夸克AI眼镜能“读懂”眼神与手势,眨眨眼查信息、抬抬手导航,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企业代表表示:“我们想让AI交互更自然。”
趣丸科技的生成式AI吉他更是“圈粉”全场,音乐小白轻拨琴弦,设备能实时生成和弦,即兴弹出完整曲子。企业代表介绍:“我们让音乐创作不再需要专业能力,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音乐抒发自己的理想。”
AI的价值,还在于破解现实难题。软件应用分享环节,烁谷科技、聪明狗等企业代表直击大模型落地痛点,展现技术变革的力量。
针对政务系统响应滞后、服务碎片化等痛点,软银科技推出“AI+政务”多场景融合解决方案,用跨模态大模型打通数据壁垒。
商业领域,营客科技的AI营销全链路体系更被视为“新基建”——精准找客群、定制文案、优化出价,把营销转化率提上新台阶。“AI不是营销的‘附加项’,而是新时代的‘基 础设施’。”营客科技副总林畅衡说。
大模型进入“价值攻坚期”,如何走稳下一步?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所专家王梦杨认为,“应用驱动+产业融合”是关键路径。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也不可或缺,摩星投资执行董事江浩东表示,有必要构建科学评估体系,用“AI企业金融服务包”对接优质项目。
“这两年琶洲人工智能产业氛围愈发浓厚,很荣幸我们搭上这趟‘快车’,希望未来能趁东风、共发展!”一位参会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众多从业者的信心。
未来,海珠将持续深耕多元赛道与标杆场景,完善人工智能的“毛细血管”与“神经末梢”。一个更高效、更智能、更具温度的未来海珠,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