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鱼灯出圈咏春功夫踏浪……数一数十五运会开幕式那些刷屏的岭南非遗“顶流”与“新秀”
创始人
2025-11-10 23:30:25
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欣怡 朱绍杰 实习生 李岑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钟振彬 蔡嘉鸿 梁喻(除署名外)

在十五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一场古老非遗与现代科技的华美对话惊艳四座,让中式美学再度成为瞩目焦点。

长达近30米的金色鳌鱼巡游全场,咏春、南拳刚柔并济,粤剧名家联袂登台,醒狮、英歌、龙舟等岭南非遗“顶流”与AIGC、VR、AR等技术相互交融。此外,广绣、广珐琅、嵌瓷等经典岭南工艺,经过创新设计后也转换为巨型灯笼戏台装置上的花卉纹样,别致新潮。

粤港澳三地一脉相承的岭南千年非遗精髓在此刻被生动激活……

鳌鱼彩灯为何“独占鳌头”?

全运会开幕式上一尾金色“鳌鱼”游遍全场,引来观众阵阵惊呼。

“以为它是全息投影,没想到是真实的!”“好飘逸、好灵动,建议拉去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永久保存!”观众们对这一非遗“新秀”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传统中式美学再次引发群众的共鸣与认同。

当时场馆内灯光渐熄,这只巨大的金色“鳌鱼”在表演者的牵引下灵动遨游于场馆半空,金色亮光洒在它身上,如梦似幻,一时全网刷屏。

鳌鱼是传说中“鲤跃龙门”化龙前的过渡形态,作为瑞兽,它的形象被广泛装饰于岭南传统建筑。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副部长阮成玉介绍,在岭南地区,尤其是广府风格的祠堂、庙宇和传统民居的屋脊上,常见一对龙头鱼尾、造型生动的鳌鱼装饰,通常位于屋脊两端,称为“鳌鱼吻”。

比如陈家祠的屋顶脊饰上就有一对鳌鱼,“这是希望子孙在科举考试中能够荣登榜首,独占鳌头的寓意。”


阮成玉接着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鳌鱼主要是以“鳌鱼舞”的形式传承,是一种流行于广州市番禺区一带的古老的民间舞蹈,距今已有600年历史。

“一般只在春节、关帝诞这类重大传统节庆时,沙涌村、沙湾镇等地才会舞鳌鱼,相对来说是比较小众的非遗项目。但是此次开幕式上鳌鱼彩灯的惊艳亮相,让鳌鱼真正‘出圈’了!”阮成玉感叹,“它也颠覆了我过去对鳌鱼的认知。我印象中的鳌鱼形象一直比较传统,没想到它能如此灵动飘逸,具有现代美感。”

节目主创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出现在开幕式上的鳌鱼,其身体由128块可独立控制的鳞片组成,每块鳞片都装有 LED 灯珠和传感器,能根据音乐节奏和现场氛围变换颜色与角度。这些材料采用可回收的环保材料,体现了“绿色办赛”的理念。

“与传统屋脊上相对静态、敦实的造型和鳌鱼舞中传统的道具相比,这只‘鳌鱼’更灵动、飘逸,线条流畅,更接近龙的神韵,体现了从‘鱼’到‘龙’的蜕变感。”负责人说,为实现这一段表演,主创团队经过多次试验,确定了如何调配气球中氮气和氦气的比例,确保鳌鱼能长时间停留于半空,实现了在空中自由游弋、翻转的梦幻效果。


芭蕉叶下,“咏春踏浪”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南派武术是岭南传统文化中一张响亮的名片,扬名海外。在《咏春踏浪》节目中,一场融合武术融合岭南意象的视听盛宴深深打动了观众。

镜头率先对准木人桩。来自香港的咏春拳传承人叶港超、叶尚彤,与佛山的咏春拳传承人董崇华展开一番演练,招式刚柔并济,动作迅速而紧凑,生动展现咏春拳“近身短打”的精髓。

董崇华师承叶准,与叶准的儿子叶港超、叶准的孙子叶尚彤师出一门,同属于叶问宗支。谈及这次合作,他表示倍感亲切。“咏春本来就是大湾区共有的文化记忆。我和他们二位常在排练中深入探讨,如何优化动作,更好地展现咏春精髓。我们演出的动作并不多,但为了配合导演组的构想,一直在进行调整,持续精进,想以最好的姿态展现岭南武术的精气神。”


在董崇华看来,从木人桩前的日常修炼,到舞剧《咏春》的足迹遍布世界,再到此次全运会舞台上的璀璨绽放,岭南武术承载的是绵延千年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岭南人敢为人先、创新开拓的精神,正通过近年来咏春的持续创新、持续‘出圈出海’体现出来。”他说。

随着《沧海一声笑》的笛声悠然响起,武术演员谢苗吊着威亚凌空出现,只见他双手一托,空中动态悬浮的芭蕉叶装置随之升起,并在空中随他的动作变换阵型,像是“武林高手”操控着叶片,武侠味十足。随后他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施展武艺,好一幅“雨打芭蕉”的岭南光景!

谢苗谈及自己的武术表演中与空中芭蕉叶的精妙配合,表示自己需要时刻注意芭蕉叶的动态,让武术动作和飘浮的蕉叶配合起来。他对这套芭蕉叶艺术装置赞不绝口,“特棒,很有气势!”


这套“从天而降”的“雨打芭蕉”艺术装置可不仅仅充当“背景”,它是由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师生团队倾力完成的。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齐喆介绍,《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的代表曲目,这些芭蕉叶的原型出自中国美协副主席、当代花鸟画名家林蓝的国画作品。广美团队将芭蕉叶元素从中提取出来进行立体化、光电化转化,捕捉雨后芭蕉叶脉垂露的弧度,让表演环节绿意蔓延,与南派武术的刚猛恰好形成呼应。

传统非遗 活在当下

在粤剧名家汪明荃(香港)、曾小敏、麦晓柔(澳门)联袂演绎《彩云追月》的同时,灯笼戏台在水中缓缓升起,粤剧唱腔在场馆内婉转飘荡。这一场面,让场内外观众记忆犹新。

“这不只是一场演出,更是粤港澳三地文化的一次深情对话。”曾小敏在演出后表示,她与汪明荃、麦晓柔的合作格外默契。尽管三人来自不同地区、艺术经历各异,但对粤剧粤曲艺术的热爱和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认同,让她们迅速找到了共鸣。


周边巨型灯笼戏台是广美工艺美术学院团队为粤剧表演“量身打造”的。齐喆介绍,这些灯笼表面展现的是大湾区四时花卉纹样(如牡丹、木棉、紫荆、莲花、簕杜鹃等),它们并不是对传统图案的直接挪用,而是融汇了广彩、粤绣、广珐琅、嵌瓷等传统工艺精髓进行的再创作,保留“手工的痕迹”,将湾区共有的传统非遗技艺与岭南四时花卉结合起来。

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不仅是粤港澳文化同源的有力见证,更是联结三地情感的艺术桥梁。而岭南传统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国际交流中能充分凸显湾区特色。“每一盏灯笼都成为湾区文化的浓缩象征,整个戏台装置化为凝聚文化认同、展现文化自信的流动艺术载体。”齐喆说。

“当传统技艺碰撞声光电、人工智能等技术之后,它不仅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还彰显独属于湾区的审美特色。”齐喆表示,通过开幕式这一舞台,能让更多人看到广东工艺美术、岭南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可以参与当代生活构建的“活的艺术”。


文化基因 深植血脉

在开幕式上,醒狮、龙舟、英歌等深入人心的岭南非遗“顶流”轮番与科技结合,刷新人们的认知,进一步创新中式美学的表达。

醒狮表演与AIGC、VR技术相互交融,每一个腾跃、翻滚的细微动作都被精准捕获。龙舟竞渡场景则通过AR技术“划”入观众席。来自汕头潮阳的96人英歌队阵型雄壮,舞姿豪迈,锣鼓声与呐喊声震天动地。


在阮成玉看来,“非遗+科技”早已成为推动传统文化活化创新的重要路径。如今传承人正想尽办法,努力让非遗“潮”起来,走进当代生活。

“当然,这一趋势也吸引了不少科技企业的关注。”他补充道,随着“国潮”兴起,越来越多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主动将非遗元素融入产品设计,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达。“此次开幕式就是一次成功的示范,让小众非遗‘出圈’,也让‘顶流’非遗活力持续。”

他进一步强调,岭南非遗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与中国人共同的情感价值紧密相连。“醒狮的驱邪功能、鳌鱼的‘独占鳌头’寓意、英歌传递勇猛仁义……这些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它们经过当代化演绎,唤醒了早已深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记忆,自然引发大家强烈的共鸣。“这便是岭南非遗持续火爆的原因。”他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十五运会·观察】男篮成年组的...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郝浩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诚11月10日,十五运会男篮成年组四分之一决...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全国首款!东风奕派007轮毂电... 11月11日,工信部新车申报名录中出现了东风奕派007的新版本,这款车型因其配备四轮毂电机而备受关注...
蔚来驾享服务救急:车主父母突发... 近日,蔚来汽车的驾享服务在紧急情况下为一位车主提供了及时的帮助,赢得了车主的高度赞扬。车主的父母和孙...
“零跑车主DIY破解车机,智能... 近日,零跑汽车因其车机系统更新问题引发老车主不满。车主小曲为了在23款零跑C01上使用Carplay...
安徽大众纯电SUV与众08亮相... 11月11日,工信部新车申报名录中出现了安徽大众第三款车型——与众08。这款中大型SUV车长5米,轴...
为什么开幕式结束后还搞发布会?... 11月9日,十五运会组委会举行开幕式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本场发布会由广东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
全运盘点 | 江苏赛艇夺开幕式... 11月10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迎来开幕式后的首个比赛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健儿们在游泳、跳水、赛艇...
“新”上好物|沙漠腹地也“藏”...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皮山县不仅有皮亚曼石榴、巴什兰干明星杏和克里阳雪菊更有悄然绽放的“花中黄金”—...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