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羊城晚报记者 龙希 冷霜
图/羊城晚报记者 黄城栋
11月7日晚,广东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内人声鼎沸。在男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广东队的陈艾森/朱子锋最终不敌陕西队的白钰鸣/杨昊,获得银牌。当最后一跳结束,陈艾森从池中上岸,没有急于擦拭身上的水珠,而是转身面向全场观众深深鞠了一躬,以一个标准的谢幕动作,为自己的第五次全运会之旅画上句号。
作为五战全运会的老将,本届全运会他在男子团体双人10米台的关键一战中顶住压力,用近乎完美的表现为队伍锁定胜局,助力男团实现八连冠伟业,展现了老将的稳定与担当。虽然在男子双人10米台未能登顶,但银牌也是他与搭档实力的证明。这位老将以一金一银的成绩结束了第五次全运会之旅。
坚持无私传帮带
冠军基因代代传
十五运会在家门口举办,对陈艾森而言既是机遇也是使命。作为队伍中经验丰富的老将,他不仅要兼顾比赛,更要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训练期间,他与谢思埸一起带领年轻队员潜心备战,把自己多年的比赛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后辈:“会告诉他们比赛时怎么放松,怎么调整心态,做他们和教练之间沟通的桥梁。”在他看来,广东跳水长盛不衰的秘诀,正是这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性循环,以及代代相传的冠军文化。
备战过程中,年龄带来了体能挑战,但陈艾森用自律对抗着岁月,渴望在最后一次全运会上追逐“更好的自己”。这份坚守,早已超越了对成绩的执念,成为一种对跳水最深沉的热爱。
从十一运会的初出茅庐到十五运会的功勋老将,五战全运,陈艾森见证了广东跳水的辉煌历程,也亲历了中国跳水的薪火相传。在他看来,广东跳水的强大不仅在于完善的人才梯队和领先的硬件设施,更在于那种“团结互助、追求卓越”的文化基因。
职业生涯很圆满
退役坚守“跳水情”
双人10米台赛后,面对镜头,陈艾森脸上没有失利的遗憾,只有释然的笑容,“今天没有特别大的压力,更多是享受比赛,整个氛围特别好,我非常开心”。
“今天我自己跳得一般般,主要是朱子锋顶住了压力。”陈艾森不忘夸赞搭档,言语间满是传承的欣慰,“很开心他能有这样的表现,希望他之后能找到自己的风格,赛出水平。”
总结自己的运动生涯,陈艾森感慨万千:“我的跳水生涯非常棒、非常开心、非常圆满,我也很满足,能拿的金牌都拿过了。我在跳水队学到了非常多东西,也遇到了非常多的人,他们一路以来帮助了我很多,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是我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人。”本届全运会结束后,他计划先休息一下,去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关于未来是否彻底退役,陈艾森给出了坚定的回应:“如果国家需要,我肯定是立马就能恢复训练参加比赛,义不容辞。”这句承诺,彰显着一位老将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无论赛场生涯是否延续,他已经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坚守”、何为“传承”。
陈艾森的故事里,有天赋与幸运,更有坚持与担当。十五运会的赛场上,他用最后一次全运会之旅告诉我们:年龄从来不是界限,以热爱抵万难。这份融入血脉的冠军精神,也将在他的言传身教中,激励着更多广东跳水的年轻队员,续写“八连冠”之后的新传奇。当泳池的水花再次飞溅,那不仅是跳跃的轨迹,更是精神的延续,是一位老将留给中国跳水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