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程通讯员 徐英豪 林钰欣
“我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视察时留下的这句暖心话,深深印在当地村民心中。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远视察调研。在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近年来,清远牢记嘱托,以产业兴农为笔、以民生改善为墨,通过电商赋能、三产融合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在粤北大地绘就出产业旺、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农业升级,增强发展动力
走进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一层的农产品超市,英德红茶的醇厚香气与西牛麻竹笋的清新气息交织,货架上既有家喻户晓的传统特产,更有笋鱼罐头、红茶精酿、红茶冷萃茶包等创新产品,吸引着不少年轻人驻足挑选。这些产品正是清远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
牢记殷殷嘱托,清远高标准建设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在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的辐射作用下,英德网络零售总额从2016年的15亿元增至2024年的39.2亿元,年均增速12.8%;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更是从1.59亿元飙升至17.58亿元,年均增速达35%,让深山里的“土特产”插上电商翅膀飞向全国。
为了充分发挥生态优势,2022年,清远提出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从生产、品牌、消费三端协同发力,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全市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质化、品牌化、全链化、市场化水平持续跃升,越来越多“清远味道”从湾区后花园走向全国乃至全球餐桌,乡村振兴的底色更浓、农民幸福的成色更足。
2024年,清远五大产业综合年产值超400亿元。作为其中的核心力量,清远全市麻竹笋种植面积99.25万亩,全链综合产值109.65亿元,成为首个过百亿的农业产业。
扎根连樟,乐享幸福生活
“总书记的话语很亲切,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关心得很细。”回忆起2018年总书记视察时的情形,连樟村村民陆奕和至今难掩激动。
如今,陆奕和的生活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连樟村乡村振兴学院工作的他,打理着数十亩麻竹笋和益肾子,三个孩子均已完成学业顺利就业,家庭年收入稳定在十几万元,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乡村产业的发展,让我们全家有了发展的底气。”陆奕和告诉记者,在家门口,文旅项目、产业园遍地开花,既可以选择稳定就业,也能继续从事种植产业,多元的就业方式和收入渠道,让生活更有奔头。“这几年收入高了,子女们自立了,我的日子过得舒适又自主。”陆奕和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小康生活的幸福感。
融合三产,铺就振兴之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连樟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实现“一年一发展、一年一变化”。
连樟村山谷之中的“连樟山居”民宿,被满眼翠绿环绕,各类干净整洁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今年国庆假期,这个集住宿、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项目,单日最高接待入住超百人,成为连樟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眼成果。
“我们引进第三方公司实施整村运营,对农田、民宿、游客服务中心、商业街、乡村餐厅等配套设施进行整体开发管理。”连樟村党总支书记陆飞红介绍,通过资源整合,让游客获得更好体验的同时,村集体收入也稳步增长。
漫步村中,整洁的村道旁是各具特色的农家村舍,新建的小公园旁,金黄稻田垂着饱满稻穗,远山与村舍构成一幅和美乡村画卷,成为游人争相打卡的景点。
产业兴则人才聚。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吸引着越来越多青年返乡。2018年回村的赵美芳,如今在村里的免费直播间内游刃有余地推介笋衣、五指毛桃、灵芝等农特产品。
“刚回来时只是摆摆摊,多亏乡村振兴学院的免费培训,让我学会了新技能,赶上了直播电商的快车。”赵美芳说,免费的直播场地和公司的专业指导,让自己的创业之路走得更顺。
赵美芳所在的直播间,隶属于2025年8月揭牌开业的广东连樟臻选供应链有限公司。这家由村集体与企业共建的平台,以“连樟甄选”品牌为核心,通过品牌赋能与文化赋能,持续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
在该公司的展厅内,用竹子制成的一次性杯盘散发着淡淡竹香,这些依托“以竹代塑”理念研发的产品,正是连樟村延伸竹产业链的新尝试。
“连樟村麻竹笋资源丰富,我们计划建设竹生物基降解包装生产线。”陆飞红表示,生产线建成后,不仅能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开辟可持续增收的新途径。
如今,连樟村已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并成功创建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村集体收入从2018年的11万元增至2024年的150.46万元,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的1.52万元增至2024年的2.47万元。
此外,连樟村正全力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驿站、乡村酒店、灵芝公园等基础设施已建成投用,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农业观光与研学项目有序推进,一个集研学基地、拓展培训、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农文康旅综合体正在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