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荔禅南”携手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湾区文旅发展新标杆
创始人
2025-11-01 01:20:45
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通讯员提供

近年来,广州市荔湾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联合佛山市禅城区、佛山市南海区(以下简称“荔禅南”)发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优势,促进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蓬勃发展,深化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打造文旅跨区域融合新标杆。

自2023年底,“荔禅南”成功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以来,三地协同效应持续释放、文旅融合成效显著。


机制创新,跨区域协同开新局

“荔禅南”通过建立健全“市区两级+广佛三区+区内部门”联动协调体系,形成市区垂直、跨城共建、部门联动的三级联动网络。

通过跨层级、跨城际、跨职能的协同机制,市区两级强化政策传导,广佛三区发挥地缘与产业优势共享资源,区内部门密切配合共享信息,形成配合高效、互融互促的体制机制。

同时,完善文旅产业发展环境,联合制定示范区建设方案,签订文旅融合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发展文商旅融合新业态、合作打造精品主题文旅线路、联合开展重大节庆文旅活动等各项内容,推动“荔禅南”文旅共享、产业互促、商贸引流。

跨界融合,消费场景焕发新活力

依托岭南文化核心底蕴,“荔禅南”构建了“民俗IP+文娱体验”双轮驱动的文旅消费体系。通过系列品牌营造消费场景,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举办“HELLO PANDAS安安可可迎全运,遇见珠水·荔路繁花”,串联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永庆坊和西堤码头等文旅地标。


精心培育“荔枝湾·新西关”“永不落幕美食节”“佛山大地艺术节”等特色品牌;在国际航空重要枢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推出“中西交融——荔湾、禅城、南海与世界交流互鉴展”,打造国际化文旅品牌。


深化“赛事+文旅”融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武术精英赛等品牌活动,持续丰富体育消费场景;首创推出全省首个非遗城际品牌“广佛非遗周”;整合粤剧、功夫等特色资源,推出多条精品主题线路;联合举办北帝诞、龙船鼓等民俗文旅活动和文化联展,持续激活文旅市场。



2024年,“荔禅南”共有6个场景入选“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永庆坊艺术月获评2024年广东省十大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荔湾悦汇城运动公园入选2025年广东省体育消费场景典型案例,成为广州市中心城区唯一入选该场景的项目。荔湾“西关匠韵”深度体验之旅与佛山“龙游解码”非遗探索线路均入选广东30条非遗文旅精品线路。

近期,荔湾区以“迎全运、促融合、谋发展”为主题,多维度展示文旅体资源和产业发展成效,正式发布了十五条文旅体精品线路,涵盖人文历史、都市休闲、红色研学、非遗民俗等主题,为市民游客提供多元化出行指南,成为公众读懂荔湾的重要窗口。


产业互促,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显成效

“荔禅南”以“文旅+百业”拓宽联动渠道,共同举办文旅部产业司文旅赋能城市更新交流活动,搭建全国性城市更新经验交流平台。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支持HEA等醒狮国潮品牌构建“研发-生产-展示”的广佛全链条产业布局。深化“荔湾-南海”产业协作,支持《雄狮少年2》IP孵化,培育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实现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荔湾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呈现出“企业数量大幅增长,产业能级持续跃升”的强劲发展态势。2021-2024年,荔湾区规上文化产业企业数量增幅达54%。

《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4)》显示,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63万亿元。同期,“荔禅南”以7596亿元的经济总量,超越惠州、江门、中山、澳门、肇庆等城市,区域协同发展成效凸显。


湾区枢纽,文旅融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依托广佛同城化优势,“荔禅南”以跨城节点布局牵引基础设施升级,创新文旅体验空间场景突破区域界限,建成广佛大桥一期、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等文旅廊道。开通广州首个移动文化空间暨“醉”美西关(陈家祠-永庆坊)文旅专线,构建“城旅一体”格局,提升游客体验。


2024年,“荔禅南”接待游客约1亿人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流量枢纽。《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发展报告(2024)》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评估显示,广州、佛山在“东坡指数”排名中分列第一位、第五位。其中,广州凭借陈家祠、永庆坊等景点保持强劲吸引力。


另外,《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4)》对14个城市文旅融合质量的调查研究显示,佛山、广州分列第一位、第四位,均处于文旅融合质量较好区间。


上一篇: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的方式,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和表达需求进行选择: 对民生关切予以回应:强调了主动去做、给予回应的动作,突出了积极的态度。 针对民生关切作出回应:明确了是针对特定的民生问题进行回应,使回应更具针对性。 以回应民生关切为导向:将回应民生关切作为行动的导向,体现了重视民生的理念。 对民生关切进行积极回应:强调了回应的积极态度,即主动、认真地对待民生关切。 用回应民生关切来体现:表明通过回应民生关切来展现某种价值或态度,突出了回应的重要性。 以回应民生关切为己任:将回应民生关切视为自

下一篇: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的方式,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和表达需求进行选择: 对民生关切予以回应:强调了主动去做、给予回应的动作,突出了积极的态度。 针对民生关切作出回应:明确了是针对特定的民生问题进行回应,使回应更具针对性。 以回应民生关切为导向:将回应民生关切作为行动的导向,体现了重视民生的理念。 对民生关切进行积极回应:强调了回应的积极态度,即主动、认真地对待民生关切。 用回应民生关切来体现:表明通过回应民生关切来展现某种价值或态度,突出了回应的重要性。 以回应民生关切为己任:将回应民生关切视为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广佛“荔禅南”携手深化文旅融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图/通讯员提供近年来,广州市荔湾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理想汽车自燃事件后主动召回:1... 近日,理想汽车针对10月23日上海一辆MEGA街头自燃事件作出回应,决定实施主动召回,并承诺确保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