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江千载,碧波如练,温柔环抱着江心一座绿岛——潮州湘桥区仙洲岛。这里曾是潮州“三山一水一洲”城市格局中的那颗“江上明珠”,却也一度在岁月中蒙尘,为“脏乱差”的旧貌所困。如今,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这片江心宝地正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深刻蝶变,拭去尘埃,重现“绿美净”的晶莹本质,于悠悠碧波之上,绽放出愈加清润的光辉。

晨光熹微,漫洒江面。步入仙洲岛滨水公园,只觉清风拂面、鸟鸣啁啾、草木芬芳。“这里以前可是另一番光景。”当地居民苏女士忆起往昔,不禁感慨。昔日,建筑垃圾堆积、废弃车辆长期占用,不仅碍眼,更破坏了岛上的生态肌理。
转机源于决心与行动。城西街道联合岛上的上洲、下洲两村,清运积存垃圾,彻底整治环境。堤岸旁,新土培植,绿草如茵绵延展开,黄花风铃木等特色花木错落点缀,共同勾勒出四季常绿、时时有景的生态画卷。观景亭、休息廊亭悄然静立,为往来游人提供一方歇脚赏景的惬意空间。

紧扣“江心仙岛、产城融合”的示范定位,湘桥区向“脏、乱、违”三大顽疾精准发力,全域推进风貌提升。尤为关键的是,2025年,依托深圳福田区的对口帮扶机制,湘桥区成功筹措资金超过3000万元,为仙洲岛的焕新注入了强劲动能。环岛碧道提升、滨水公园改造、外立面亮化、雨污分流、中心沟治理……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同步实施,奠定了岛屿新生的坚实根基。

如今,那条环岛碧道犹如一条湛蓝丝带,5.4公里长的彩色沥青路面科学实现了人车分流。沿途,休息区、观景台巧妙串联,更精心设置了观赏韩江日出日落的绝佳“打卡点”。数百株新植的蓝花楹静待繁花满枝、蔚然成荫;四座亲水平台探入粼粼波光,邀请人们在此奔跑、漫步,尽情感受江风的轻柔抚慰。

仙洲岛上,另一颗璀璨的新星正在升起——那便是潮人公园。作为“百千万工程”的示范项目,它巧妙融合了潮州深厚文脉与现代设计语汇。园内,绚丽花海宛如打翻的“七彩调色盘”;水晶楼阁、亭台水榭则辟出一方静谧天地。这座公园由三环慈善会全额捐建,是企业家们反哺乡梓的生动实践。其创新的“公园+商业街”模式,正吸引多元业态入驻,探索着项目资产自平衡的新路径,并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农旅融合,巧妙串联起“一江两岸”的秀美风光。


在夯实环境底色的同时,湘桥区更注重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科学规划土地,引导农田连片流转,为发展农事体验、乡村旅游拓展空间;鼓励发展精品民宿,引入潮玩项目,并结合潮剧、木雕等非遗资源,匠心打造一个个“网红打卡点”。如今,岛上民宿已发展至50多家,特色茶馆、创意饮品店纷纷集聚,消费活力处处涌动。


下洲村的民宿主理人黄炜彪,正是被这片热土的前景所吸引。“初访仙洲岛时,虽然岛上都是工地,但位置、前景与格局令我十分心动,迅速定址。”这位潮安籍的创业者,曾远赴厦门经营民宿,最终因难舍的乡情与家乡文旅产业的蓬勃前景而毅然返乡。仙洲岛毗邻潮州古城、交通便捷的优越条件深深打动了他。“我要求设计师打造具有超前意识的民宿,确保装修五年内不落伍。设计团队效率很高,22天就拿出了草图。”黄炜彪介绍,该项目于2024年投入340余万元进行装修,今年初正式开业,目前生意走势持续向好。

韩江奔流不息,日夜见证着仙洲岛的美丽蝶变。如今的仙洲,每一寸土地、每一座老屋仿佛都寻到了最“潮”的打开方式。今日岛上的“潮”,是环岛碧道扑面而来的盎然绿意,是新式茶馆里升腾的沁人茶香,是公园建设日新月异的朝夕新颜,更是“百千万工程”在田野乡间奏响的嘹亮振兴乐章。





总策划|任天阳
总统筹|林海利 胡泉 林洁
执行统筹|魏琴
视频统筹|林桂炎
运营统筹|郑宗敏
拍摄|黄城栋 林桂炎
文案|魏琴
文 | 曾柯权 黄铁安
剪辑|梁岚
包装|余梓涛
题字|蒋述卓
出品|羊城晚报大美岭南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