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筹/孙晶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杭莹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曾育文
东西南北中,创作在广东。
10月28日,“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在广州市文化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指导,广州市委网信办、深圳市委网信办及海珠区人民政府支持,腾讯公司主办,以“创造正当时”为主题,聚焦政策扶持、产业联动和文化创新,旨在为全球创作者搭建交流碰撞、互鉴共进的平台,并发出“来粤创作正当其时”的邀约,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内容新质生产力第一试验场”,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提供强劲助力。这也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来,广东在文化领域的积极响应和有力举措。
创作者“开放麦” 流量与质量如何双向奔赴?
本次嘉年华汇聚了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在启动仪式上,央视新闻、“意公子”“白菜GG”“Sir电影”“粤知一二”等优质创作者代表以“开放麦”的形式分享创作故事,幽默、鲜活地讲述了各自在不同领域的洞察与破圈经验。

视频号粉丝超5000万的“央视新闻”有何“叫好又叫座”的秘诀?该视频号运营负责人王元分享道,做短视频归根到底是“付出心血的苦力活”,主流媒体创作没有捷径,唯有通过“练内功”、掌握流量方法,才能在优质内容上持续输出,实现“有流量的质量”与“有质量的流量”相得益彰。

视频号创作如何实现从万赞到十万赞的跨越增长?创作者“意公子”表示,关键在于跨越屏幕,与每一个活生生的用户建立联系。“创作需要不断地深挖核心价值,因为答案不在远方,而在深处。”她说,心法是“深入+浅出+共情”,尤其“深入”十分重要,“要了解用户,就像交朋友、谈恋爱一样,需要知道他的生活、家庭、爱好、理想和朋友圈”。

“我们卖过潮汕牛肉丸、清远鸡以及福建枇杷膏等,把家乡的好物推荐出去对我们来说非常有意义。我们不只是推荐一份产品,更是传递一份乡情与乡愁。”来自福建漳州的三农创作者“白菜GG”林万华表示。“人品就是货品,货品就是人品”,在林万华看来,无论从事哪个赛道、领域的内容创作,核心要素无不是真实、真诚与真心的表达。

“用户喜欢有共鸣、有笑点的内容。”全网粉丝超4000万的“粤知一二”创作者郭嘉峰谈到,从历史故事到粤语文化、市井生活,广东天然有取之不尽的优质内容,加上如今的政策助力,创作者们将持续创作出更多优质内容。

“Sir电影”创始人何君表示,作为一名从外地来穗的“新广州人”,她真切地感受到广州乃至广东作为开放前沿对创作者特有的“包容”。正是这份包容,让她在此生活、创作了十几年。发言最后,她也热情地向广大创作者发出邀请:广东拥有良好的平台生态和优惠政策,欢迎大家来到南粤,扎根这片创作热土。
广东“要乜有乜” 邀你书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为全链条扶持优质内容创作,活动当天,广州市越秀、海珠、天河、白云、黄埔、南沙6区,深圳市福田、南山、宝安、光明4区及前海合作区纷纷发布“政策包”,包括免费开放的创作场景、量身打造的创意孵化、持续不断的流量扶持、真金白银的资金激励、办公场地的优惠补贴、落户入学的优先保障等。
适逢十五运会开幕前夕,作为本次嘉年华现场展区之一,十五运会展区集中展示了上百款全运主题文创产品,吸引不少观众驻足。
当日一早,记者就在展区现场看到了“沉浸式”体验十五运会文创的中国香港击剑运动员、奥运冠军江旻憓。她也在现场呼吁“全民加入运动热潮”。
在政策解读展区,上述广州6区、深圳4区及前海合作区均“自带展位”,展示“政策包”信息,并提供面对面的政策解读与答疑服务。海珠、天河等多区还带来了各区内的特色企业文创。
作为天河区的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羊城创意产业园亮相嘉年华。羊城创意产业园总经理、广东岭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华告诉记者,羊城创意产业园正着力打造成为数字文创产业引领地、媒体深度融合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地。

粤式好货、岭南非遗,都是岭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魅力元素。在广东好礼与粤趣风华专区,观众既能在广州酒家、皇上皇等粤货摊位上一站式品尝岭南美食,也能亲手体验剪纸、制香等岭南传统技艺。记者看到,在不少粤货摊位上,工作人员正通过微信视频号进行带货,经由直播和微信小店,广东品牌好物正加速出圈出海。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场盛会不仅是一次行业的集结,更是一个生态成型的宣告——通过深度融合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广东正精心构建一个让创意有效对接产业、让文化直接驱动增长的良性生态。
政策的有力支撑、平台的精准赋能与创作者的无限活力,在此交织共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数字文化新动能。
广东处处有故事,天天焕新颜。站在新起点上,这片热土已为全球优质内容创作者铺就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将让每一位创作者的灵感火花,绽放为驱动文化繁荣与经济增长的燎原之火。更多“春天的故事”正待破土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