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玉霞 通讯员 祝健轩
什么样的房子才算“好房子”?隔音怎么做?防水保修期限多长?房子层高多少米?……10月28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好房子”建设的20条具体措施。
据介绍,这套措施以国家规范为基础,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打造品质引领型地方“好房子”标准,推动住宅品质从“达标合规”向“提质增效”跨越,全力建设“好房子”全国样板。

从广州市住建局印发的《广州市推进“好房子”建设的工作指引(试行)》看,广州“好房子”20条措施聚焦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核心维度,以高于国家要求、贴合本地实际的标准,推动居住品质升级:
安全上,告别“被动防灾”模式,通过主动防控体系筑牢居住“安全盾”;舒适上,从“有房住”的基础需求,升级到对通风、日照、隔声、防水的细节追求,让家成为真正的“避风港”;绿色上,跳出“单体节能”局限,推动社区整体低碳运营,连建材都优先选用环保类型;智慧上,不再是简单的智能设备堆砌,而是通过系统集成打通“数字家庭—智慧社区”链路,让居家康养、社区服务更便捷。
工作指引对每个维度方面的建设都有细化规定,例如:建设单位应购买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作为质量风险保障。住宅采用装配式整体卫生间的,其防水保修期应不低于10年,建设单位对卫生间、厨房、外墙、屋面等有防水要求的部位,保修期宜延长至10年;住宅首层入户大堂及作为居民公共活动空间的架空层,净高不应低于3.5米。住宅标准层层高不应低于3.0米,设有中央空调、集中新风系统的住宅层高不宜低于3.1米。住宅主卧开间净宽不宜小于2.8米,次卧开间净宽不宜小于2.5米;卧室、起居室应采用隔声节能效果不低于6+12a+6规格的充氩气中空Low-E玻璃外窗或断桥铝合金中空Low-E玻璃外窗,临近噪声源区域应进一步提高外窗隔声性能;排水器具和地漏均应设有存水弯,且水封深度应不小于50mm,防止返臭返溢等。

为了让更多市民亲身感受满足这些标准的广州“好房子”具体长啥样、是如何建造出来的,市住建局在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新馆)还举办了广州市智能建造和“好房子”创新成果展览,集中展示了40余件优质展品,其中包括解决施工痛点的智能装备,更展示了高品质居住空间的构建细节。

在室内展区,实景展示了以“好房子”建设措施20条打造的全尺寸样板间。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越秀地产“好房子”展区看到,样板间空间舒适,配置有装配式整体卫浴、百变成长空间、优质的环境营造材料和工艺等,受到不少参观者称赞。
新闻加点料——
标杆项目展现“好房子”广州样本
广州市住建局方面介绍,广州因地制宜打造多元“好房子”标杆,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经验。
▶巧用闲置空间打造“低成本高回报”好房:
已评选12个“智慧+品质”住宅示范项目,如瑞东花园保障性住房项目,通过活化闲置空间置入先锋长廊、长者食堂、青少年向阳活动站等公服配套,有效提升人均公共服务面积。
▶创场景激活力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好房:
越秀“黉桥·小石集”项目作为广州市首个中心城区连片危旧房“原拆原建”项目,首次将BMC钢结构模块化建造技术应用于危旧房“原拆原建”,深度融合节能玻璃、屋顶光伏、循环用水等绿色节能新技术;整体规划设计建筑形态、平面、立面,增添岭南元素,融合历史文脉;完善“一老一小”服务功能,打造全龄化社区共享空间及“5分钟”社区服务体系;联动首层社区服务空间与二三层住宅空间,逐步构建集“社区生活枢纽”与“潮流文化地标”为一体的活力生态,为老城区改造提供了“保留烟火气、注入新动能”的生动范例。
▶补功能惠民生打造“功能齐惠而美”好房:
花都新华街道集群街2号项目作为广东省首个“自主更新、自筹资金、原拆原建、全程参与”项目,在保持5层25户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厨卫成套化改造、增设电梯和消防梯,户均成本远低于市场价,探索出“低成本、高参与”的城市更新路径。
▶强配套优布局打造“功能完善宜居”好房:
白云机场三期平西安置区深度践行“完整社区”理念,围绕“15分钟生活圈”系统布局教育、医疗、文化与商业设施。项目创新规划“两环一核多客厅”,通过“乐享生活环”与“生态绿道环”合理布局公共服务与休闲空间,配置养老院、少年宫等服务“一老一小”的便民设施;中部植根历史文保与教育配套,引入市级重点中学市六中,打造延续村落文脉的“精神文化核”;社区内结合多处邻里客厅,构建层级完善、便捷可达的日常生活服务体系,为实现“住有优居”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