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玉霞 通讯员 祝健轩
10月28日,第四届广东省建筑文化宣传周暨广州市智能建造和“好房子”创新成果宣传月活动在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新馆)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围绕“智造赋能·粤筑优居”,以展示“广州智能建造和好房子创新成果,让老百姓可触可感”为核心主题,注重互动性与体验感的有机结合,精心规划室外、架空层、室内三大区域,集中呈现40余件优质展品。
活动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广州市总工会主办、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广州市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协会联合承办,将持续至12月,其间面向社会大众开放巡展,让更多人近距离体验建筑科技的魅力与高品质居住空间的独特价值。
室外展区:精益建造装备引领施工变革
室外展区聚焦精益建造主题,以实体样机互动展示形式,集中呈现4款亮点集成类成品系统,针对性解决建筑施工中“危、繁、脏、重”等痛点问题。广州建筑带来的“星舫”系列太空舱,是集成式模块化建筑的代表之作,融合智能控制、智能家居与光储充一体化能源系统,达到近零碳建筑标准。

山河星航的“阿若拉”轻型运动飞机作为我国首个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的民族自主品牌轻型运动飞机,成为展会的一大焦点。该机型搭载航拍航测与遥感设备,可在空中完成建筑物勘测,为建筑设计、市政规划与工程勘测提供精准高效的空中数据支持,大幅提升了前期勘测工作的效率与精度。

广州达蒙智能造楼机,其上部配备的电控天幕可实现防雨防晒,平台工作区域不仅能集成生产设备实现施工一体化,还可加装各类施工机器人或机械臂,通过智能化集成进一步提升建造效率,为现场施工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铝遊家的智能生活空间则展现了模块化建筑的灵活与高效。
架空层展区:全流程智能装备覆盖施工全场景
架空层展区集中展示13款施工现场智能建造单机装备,按照测绘、安全、基坑、主体、装饰装修、检测等施工全流程典型作业场景有序排布,全面呈现智能建造技术在施工各环节的创新应用。
安全作业领域的装备亮点纷呈。安之眸OS安全巡检系统通过无人机高空巡航、AI智能研判与数字闭环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自动识别现场安全隐患,效率较传统人工巡检提升约10倍。基坑作业展示的两款智能挖机各具特色。“慧基魔方-智能挖机”在桩基和边坡等基坑施工中,可实时智能感知施工精度数据并同步至云端平台,实现质量实时管控与安全预警;山河智能电动挖机则以小巧静音、节能环保的优势,适用于城市街道、医院、学校等对噪音和尾气排放敏感的区域作业,满足了绿色施工的现实需求。

主体作业中,中建四局自主研发的索驱式建筑机器人平台,可高效完成钢筋绑扎、混凝土整平和抹光、物品吊装等多种工作。博智林的混凝土地面整平机器人则凭借全自动导航、智能化控制和高精度识别技术,显著改善了传统混凝土作业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安全风险。
室内展区:多维呈现“好房子”建设全链条创新
室内展区展示了以“好房子”建设措施20条打造的全尺寸样板间,并围绕“好房子”建设核心,按照好设计、好建造、好材料三大板块,全方位沉浸式呈现高品质居住空间的构建细节,让“好房子”标准可感可触。

好设计板块带来三款核心科技工具,让住宅设计更精准、更高效、更贴合需求。例如数智家·实景三维数字基座通过毫米级高精度三维扫描与全维度数字建模,为每套房源构建1:1还原的“房屋数字孪生体”,客户无需实地爬楼即可沉浸式体验不同楼层、户型、朝向在不同天气和时段的光影流转与景观变换,精准感知设计温度。
好建造板块通过多个典型项目模型,展现了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的创新实践。广州建筑的MIC城市更新场景针对老城区危旧房改造,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现浇”方案,模块重量轻,便于狭小区域运输吊装;中交四航局的装配式建筑沙盘展示了工厂预制梁、板、柱等构件的现场组装技术,可减少建筑垃圾、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中建四局的白云装配式部品(MIC)生产基地模型呈现了智能化生产线全流程,实现了固废资源化利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与建筑工业化的产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