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3日,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湖北站)顺利收官。
此次活动汇聚广东1711家(次)优质企事业单位,先后走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湖北重点高校,提供超6.7万个优质岗位,以全链条暖心服务与沉浸式文化体验,搭建起粤鄂两地人才交流的高效桥梁。
统计数据显示,此次活动共吸引超1.56万人次学子进场求职,现场收到简历近1.1万份,这场跨越千里的引才行动,生动演绎了南粤热土与荆楚学府的双向奔赴。
供需契合:
粤鄂优势互补,引才精准“踩点”
湖北是中部崛起核心引擎、长江经济带重要支点,也全国三大科教中心之一,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其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环境工程等学科优势突出。
而广东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对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旺盛。其中,惠州依托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叠加生命健康产业加速发展,对技术型、创新型人才渴求迫切。
早在今年4月,惠州就曾承办“百万英才汇南粤”活动,为广东新兴产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此次湖北专场奠定了实践基础。
基于两地产业、科教的互补优势,今年9月,广东再次组织湖北地区专场招聘,旨在从源头上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让“荆楚英才”精准对接“南粤机遇”,也为惠州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人才支撑。
活动启动以来,粤鄂两地高度重视,惠州市委、市政府多次部署推进,潮州积极协同落实,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惠州市主要领导带队深入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校地双方就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达成多项共识。
靶向引才:
7所高校专场各有侧重,多元岗位矩阵匹配毕业生需求
基于校地前期合作基础,本次紧扣7所高校学科特色与广东产业需求,为每所高校量身定制专场招聘方案,方案精准匹配惠州、潮州等地产业用人需求,有效点燃不同专业学子的求职热情。

武汉大学首站:两名在惠、在潮工作的武大毕业生分享成长经历,用真实体验传递广东机遇;200余家单位释放6645个岗位,覆盖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吸引约4000人次进场咨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场:聚焦地质资源、环境科学、新能源等领域,利元亨、亿纬锂能等企业展位前始终人头攒动,精准对接相关专业学子。
华中科技大学专场:围绕芯片设计、新型显示等领域招聘,不仅吸引本土学子,还迎来巴基斯坦留学生Muhammad Uzair Shah等外籍人才咨询,进一步拓宽了引才广度。
其他高校专场同样亮点纷呈:武汉理工大学108家单位提供多学科岗位,实现“所学即所用”;华中师范大学专场中,惠州市教育局提前开展公办教师招聘宣讲,72个教师岗位吸引1600余人报名;华中农业大学专场聚焦新能源、现代农业,宇新科技、光弘科技等企业定向揽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7家单位释放5064个岗位,侧重金融、法学、管理类领域,匹配该校学科特色。
此外,活动释放2000余个惠州、潮州“展翅计划”实习岗位,让学子提前衔接广东就业市场。
从央企名企到科研院所,从基础岗位到高薪高职,多元化岗位矩阵为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荆楚英才量身定制了发展通道。
双向奔赴:
企业揽才不断,学子盼扎根南粤
活动成效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藏在企业与学子的真切反馈中。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经理黄伟源直言:“这次招聘会学生求职热情高涨,我们收获了大量优质简历,为企业储备人才提供了很大帮助。”
广东纵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校招经理杨彩霞同样满意:“收获满满!感谢政府组织的精准招聘,让我们直接对接湖北高校的技术类学子,省去了跨区域沟通的时间成本,锁定意向人选。”
对学子而言,广东的产业活力与发展机遇成为吸引他们的核心亮点。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秦阳军表示:“广东在新能源、先进制造领域的创新氛围浓厚,企业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大,刚好能发挥我的专业优势,希望能来这里实现科研落地。”
惠州籍学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四学生文思佳对招聘会满是亲切感:“家乡直接把招聘会开到学校门口,政府重视人才、企业活力足,让我们在外学子看到了回家发展的空间,更坚定了返乡的决心。”
曾到广东旅游的武汉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李琴,更是通过此次活动与几家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广东人文生活气息与产业发展都让我心动,这次招聘会为我们提供了与心仪企业对接的机会。”
文|记者 周聪
图|通讯员 夏海滨 刘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