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时间线。路线图聚焦节能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迭代升级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演进。其中,全固态电池技术预计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并在2035年有望大规模全球推广,届时将更符合消费者对电池性能、成本和环境适应性的需求。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到2040年,L4级智能网联汽车将全面普及,L5级智能网联汽车也将开始进入市场,届时网联协同场景的覆盖度和安全可靠性将显著提升,支撑无人驾驶的大规模安全应用。
此外,路线图还强调内燃机将继续作为汽车的重要动力来源,预计到2035年,传统能源乘用车将全面混动化。至2040年,含内燃机的乘用车(包括HEV、PHEV、REEV)销量将占新车销量的约三分之一。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将在未来5-15年内成为主流产品,至2040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达到85%以上,其中纯电动汽车(BEV)占80%。新能源商用车的应用场景也将从中短途拓展至中长途。技术路线图3.0还提出了面向2040年的汽车产业发展目标,包括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主体的交通体系朝着“零事故、零伤亡、高效率”发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80%以上,加快推进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进程,以及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生态体系的成熟健全,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的大规模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