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通讯员 陈倩宇
9月19日,2025年广州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质量月”——“好房子”专题观摩会在广州花都拉开帷幕,300余名来自全市住建系统、行业协会及建筑企业的代表齐聚现场,一场聚焦“建筑黑科技”的探秘之旅同步开启。
工艺黑科技破解“居住痛点”的六重防护网。在实体展示区,“不漏、不臭、不吵、不霉、不堵、不裂”的“六不”承诺背后,是多项精准控制的工艺黑科技。
厨卫区域的免开孔铝模加固技术尤为吸睛,传统施工中易渗漏的反坎部位,通过一体化铝模一次浇筑成型,彻底杜绝了二次开孔带来的缝隙隐患;窗外传来的车流声在三玻一腔夹胶中空LOW-E隔音窗的阻隔下大幅衰减,该玻璃组合通过多层真空腔体与夹胶结构,将隔音性能提升40%以上。
模块化黑科技,工厂造房,现场“搭积木”。MIC模块化展区的“2A级模块化派出所”堪称本次观摩会的“流量焦点”,这项以“工厂预制+现场堆叠”为核心的建筑技术,重新定义了民生工程建造模式。
记者在现场看到,墙体、楼板等构件均在工厂完成标准化生产,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运至现场后通过专用连接装置快速拼接,如同“搭积木”般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工业化生产让质量可控性大幅提升,现场湿作业减少90%以上,建筑垃圾直接下降70%。”技术人员透露,该体系不仅实现“高品质、短工期、低污染”三重目标,更能通过模块组合灵活调整空间功能,为保障性住房、社区配套等项目提供高效建造范本。
智能建造黑科技,每步操作都有“数字记录”。DMP智能建造展区的数字化平台,展现了“操作即记录”的智慧管控逻辑。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施工数据、工序验收记录、材料溯源信息,构成了项目全周期的“数字档案”。据了解,该平台将从设计阶段到交付环节实现全链条管控。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黑科技的落地始终紧扣民生需求。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技术成果为保障性住房品质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彰显了“质量强国”战略下的建筑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