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晗 通讯员 穗社科宣
9月17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新质生产力为研究背景,设置了总报告、综合篇、产业篇、科技篇、案例篇五大篇章。《报告》分析了广州高新技术企业的最新动向,剖析了企业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讲述了企业创新故事,讨论了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产业的发展思路,探讨了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动力强
《报告》课题组于2025年上半年开展了广州高新技术企业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17份。调查问卷包含企业基本情况、竞争力与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资金需求、人才发展等内容,样本是注册地址在广州的高新技术企业。
结果显示,2024年,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中有四成以上样本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超5%,超两成企业市场份额处于前列;三成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速超5%,四成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50%。《报告》认为,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动力强,一批企业成为行业领头羊。
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方面,《报告》显示,2024年,三成以上样本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超5%,超七成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及以上水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总体得分比上年提高0.4分;超三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处于领跑地位,超两成企业通过核心技术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近五成企业获得境内发明专利授权。《报告》认为,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整体更加强烈,一批企业技术领先。
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对创新发展环境总体评价较好
《报告》对广州的创新发展环境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样本企业认为广州创新发展环境好。其中,17. 2%的企业认为很好,反映出对广州创新发展环境的高度认可。《报告》认为,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对广州创新发展环境的总体评价较好。
《报告》对“十五五”时期最看好的产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样本企业最看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超一成企业最看好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并且超九成企业选择在广州发展相应产业。《报告》认为,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最看好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绝大部分企业最希望在广州投资发展相应产业,呈现较强的根植性。
《报告》提出,面向 “十五五” 时期,建议广州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通创新链关键堵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打造全球人才集聚高地;加大对科技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更好发挥资金链赋能作用;支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新产品市场,助力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广州专精特新企业竞争力较为突出
“专精特新”是指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这类企业通常专注于细分市场,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报告》指出,2024年,48.2%的专精特新样本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80%及以上,49.3%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0%及以上,分别超出平均水平2.9个、6.2个百分点。6.5%和27.3%的专精特新企业市场占有率分别处于全球前列和国内前列,高于平均水平2.4个、10.5个百分点。星云开物、微眸医疗、纳诺新材料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表现亮眼。
调查结果显示,46.1%的专精特新样本企业认为其核心技术处于领跑水平,高出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6.5%的企业处于国际领跑地位,39.6%的企业处于国内领跑水平,分别高于平均水平1.1个和10.4个百分点。30.6%的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核心技术实现了国产化替代,高出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与其他高新技术企业相比,广州专精特新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高、市场占有率居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核心技术水平相对领先,在国产化替代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