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锴跃
为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9月12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讲师团指导,中共揭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活动在揭阳市揭东区新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
多位来自全省各地、各行各业的宣讲员,分享了新时代“新农人”创业拼搏的动人故事,点燃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凝聚起磅礴力量。
深耕农村,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第一次试种,我播下了将近300斤的种子,但种子的出芽率很低。我不服输,又开始了第二次试种,结果成活率一半还不到……”广州市小桥人家生态休闲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小丽通过讲述自身从“逃离农村”到“重返乡土”,从事黑花生特色农业种植,克服重重困难并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生动故事,激励新农人群体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乡村振兴不是等来的风景,而是干出来的事业。”吴小丽分享道。
“我是农民的儿子,在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好形势下,我要真诚服务好‘三农’,全力帮助农民种好‘普薯32号’,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来自揭阳普宁市农科所的甘薯专家冯顺洪讲述了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一方土地的故事。
他29年如一日,潜心甘薯育种与推广,培育出“普薯32号”等优质品种,推广至全国,用科技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走遍了半个中国,走访了很多国家,对我来说,待得最舒服的地方始终是广东。”惠州鹏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平天分享了自己来到广东创业、探索蛋鸡养殖新模式,联农带农助农的故事。
他表示,无论是开展航天科研空天报国,还是从事基层农业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哪怕是小小的鸡蛋养殖,一样能干出高质量发展的大天地。
返乡创业,为家乡发展注入新活力
广袤的乡村潜力无限,正逐渐成为吸引青年兴乡创业、实现价值的热土。省委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作为90后返乡创业青年,我深知肩负的责任。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不仅要传承家乡非遗技艺,更要通过努力为家乡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揭阳市万梅谷酿酒厂负责人刘穗文分享了她艰苦的创业之路和传承非遗的坚定决心。刘穗文以非遗技艺火炙娘酒为媒,不仅传承了家乡的味道,更酿出了乡村振兴的“美酒”。
“借着‘百千万工程’的支持,我全职投入短视频,专心打造我自己的IP,实现了‘小屏幕’做出‘大宣传’。”揭阳市胜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徐楚涛分享了自身在“百千万工程”的浪潮中抓住创业机遇,用新媒体传播潮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我将继续拍更多潮汕非遗和乡村生活的视频,让传统‘活’起来,联合更多新农人,共同推广家乡品牌,为家乡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徐楚涛表示。
电商赋能,用“新农具”打开乡村“新市场”
“重新踩在家乡的土地上,才发现熟悉的街巷里藏着太多宝藏:蓬勃的制造业、扎实的农业根基,处处都是电商直播可以施展的天地。”揭阳惠来电商助农主播魏信奇是一名90后返乡主播,从佛山回到家乡揭阳,他借助抖音平台投身直播电商行业。从基层剪辑、运营做起,逐步成长为本地一家日用塑料企业的直播运营主管。
在其参与的惠来凤梨助农活动中,魏信奇通过直播带货一举销售8000多斤凤梨,切实帮助果农解决滞销难题。在他看来,“新农人”不必亲手耕种,而是以新工具、新方法回归乡村,成为连接农户与全国消费者的桥梁,推动揭阳凤梨、荔枝、海产等优质特产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他的故事是军埔村电商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农村电商蓬勃向上的生动例证。”来自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的宣讲员李珍珍,讲述了该镇军埔村青年许冰峰如何从一名打工仔成长为电商带头人,带动全村乃至周边乡镇走上电商致富之路的故事。
“乡村振兴离不开年轻人的回归与担当,农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揭阳市揭东区新亨镇山顶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廖灵慧讲述了其如何用“新农具”打开“新市场”的经历。
作为新亨镇五房村的“茶三代”,她放弃高薪工作,回到家乡,用电商赋能传统茶产业,让五房炒茶香飘四海。“乡村振兴是一条需要耐力更需要创新的长征路。我将继续以茶为媒、以技赋能、以文铸魂,在乡村振兴的伟大画卷中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廖灵慧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