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钟灵毓秀的华峰山上,矗立着一座饱经沧桑的古刹——华峰寺。日前,“东江风雷 海门丹心”华峰寺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陈提升开展活动在广州黄埔区举行。
千年古刹书写爱国壮举
华峰寺世传始建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史上以“华峰十景”驰名海内外。华峰寺不仅是千年佛教圣地,更承载着一段可歌可泣的爱国壮歌。
黄埔文史专家李伯云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华峰山、黄旗山和油麻山一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队重要的活动区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引下,华峰寺僧众积极支持抗战,积极参与伤员救护、传递情报、掩护战士转移等。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抗日战争烽火席卷南粤大地。日寇在永和地区烧杀掳掠,犯下滔天罪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增(城)从(化)番(禺)独立大队以黄旗山为依托,在永和禾丰一带建立游击根据地。
华峰寺处在华峰山主峰之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僧众的坚定支持,成为抗日游击队和革命群众的重要活动据点。面对日寇的多次残酷“围剿”,华峰寺僧侣以大无畏的爱国情怀,化身坚强的“后方堡垒”。他们巧妙地传递重要情报,多次在危急关头掩护游击队员安全转移,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华峰寺这座千年古刹,曾在抗战烽火中书写爱国壮举:救治东江纵队伤员,5位僧人为掩护游击队为国捐躯、舍生取义,成为宗教界爱国爱教的生动典范。
华峰片区环境品质升级
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东纵精神,今年华峰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全面提升改造,于9月5日上午重新开展。
黄埔区委统战部相关人员介绍:“该基地是2021年建成开放的广州市首个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佛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对展陈进行了全面升级,设置三个主题展厅,其中‘东江风雷’主要展示东江纵队在敌后抗战的故事。”
本次提质升级的基地展陈,系统梳理抗战历史脉络,聚焦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黄旗山战斗、永和保卫战、夜袭新塘火车站等经典战斗,并呈现佛教界支援抗战的珍贵史实,清晰展示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提升后的基地总面积约450平方米,创新运用雕塑、油画等展陈方式还原历史场景,增设电报机模拟操作台、电子历史文献查阅屏等互动装置,以沉浸式体验增强教育感染力。现场陈列的捐赠收据、东江纵队队员家书等历史资料及实物,更是为展陈增添了文化底蕴,诉说着烽火岁月的赤子丹心。
在“百千万工程”的有力驱动下,华峰片区整体发展动能澎湃、活力焕发。
黄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林绿化科负责人胡蓉介绍道:“我们通过生态修复与文化融入相结合,打造‘寺园一体’的综合环境。完成登山步道绿化整治提升约2公里,沿线路旁绿化带复绿约2000平方米,补植耐阴植被,打造‘一步一景’绿色步道。软化硬质挡墙,种植爬藤类植物,实现立体绿化。修复道路边坡,补种生态植被,实现防护与生态双重提升。复绿半山腰5000平方米生态色叶林,打造错落有致的‘多彩森林’。”
据悉,黄埔区对华峰片区的旅游交通品质也进行了改善提升,包括设置停车位714个,缓解停车压力;接驳周边地铁、有轨电车线路重要站点等。
文、视频|记者 卢佳圳 通讯员 杨晨 邱晓桐
图|李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