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肥胖率分布地图发布,广东是“低肥胖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朱嘉乐报道: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日前,中国天气网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推出了全国肥胖率分布地图。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结果,全国肥胖率分布地图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成年人(≥18岁)肥胖(BMI≥28)占比人群情况,由低到高排列后,划分为五个等级。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是肥胖率最高的几个区域,每5人中就有1人肥胖。而相应的低肥胖区域分别是湖南、江西、广东、广西、青海、宁夏,平均10人当中有1人肥胖。
总体来说,北方地区的肥胖率普遍高于南方,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等。
按成年人肥胖占比情况分级,广东在全国来说属于低肥胖区。不过,超重肥胖问题是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提到,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总体改善的同时,超重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超重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广东的肥胖率低于全国平均,有什么秘诀?
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和中国营养学会的指导下,广东省营养学会曾牵头并组织专家制定了岭南地区居民的传统饮食模式——《岭南膳食模式》。该模式具有8个核心特征,分别是:食材广博,合理搭配;蔬菜足量,水果丰富;水产充足,肉禽蛋奶适量;杂豆常有,全谷坚果不缺;饮食清鲜,少盐少油;喝茶多,饮酒少;多蒸煮快炒,少煎炸腌制;叹早茶、常煲汤、重食养。
对于普通人群,专家建议遵循岭南膳食模式,通过多样化的食材、低脂高蛋白的饮食结构、高纤维和清淡少盐的特点,结合适量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支持体重管理。对于已经有肥胖问题的人群,可以遵循《成人肥胖食养指南》和《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调整日常膳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