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深汽车媒体人吴佩在微博上揭露了车企在订单量上的营销手段,指出某些车企为了在领导面前显摆,提前内定了新车的订单量。这种现象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因为订单量原本应客观反映市场表现和消费者喜好,现在却变成了车企营销的一部分,失去了参考价值。
文章进一步指出,车企为了销量数据的美化,采取了多种手段,包括给4S店设立年度销量目标、通过员工或供应商企业购车指标过户车辆以骗取补贴、以及制造零公里二手车等。这些行为不仅扭曲了市场信息,还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供应商生存环境恶化。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车企通过非正式的小订和大定订单来刷销量的现象。这些订单不需要实际交车,金额不大且可退款,给车企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有公关从业者和供应商负责人透露,他们被要求在新车发布时下订单以满足项目款项要求,甚至内部员工也被要求“自愿支持”订单。这些行为使得订单数变得虚高,给市场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影响了真正受欢迎车型的市场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