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金融机构表示,贴息将自动操作直接扣减,无需额外申请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戴曼曼报道:9月1日,由财政部等部门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正式实施。据悉,落地本次贴息方案的定点经办机构,包括了工农中建等6家国有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蚂蚁消金等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羊城晚报记者采访获悉,各家机构已经陆续出台具体的执行措施,多家银行和机构指引中都明确表示,贴息将自动操作直接扣减,消费者无需额外申请贴息。
依据方案,今年9月1日至明年8月31日期间,消费者通过指定贷款机构申请消费贷款并用于实际消费,可享受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每人在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3000元。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此前,各家机构陆续出台了具体的执行措施,部分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在其官方App上线专区。记者在工行、建行、交行等多家银行App上搜索“贷款贴息”,即显示出相关的消息和办理指引。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在具体操作中,消费者无需额外申请贴息,银行系统会自动按照1%的比率计算贴息金额,并在收取利息中直接减免。
记者从定点机构之一的蚂蚁消金处获悉,由于花呗本身就具备41天免息期,在免息期内使用并无任何利息,因此,用户在花呗享受此次国补贴息,主要是在使用“花呗分期”付款的场景中。目前,该活动正向用户逐步开放中。
值得留意的是,多家银行和机构都提醒,对提供假资质、假材料、假担保、假交易、假用途等或通过不法中介办贷的,包括“包装贷”“职业背债人”“高评高贷”等,严格予以禁止。对相关部门审核未通过或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将按规定扣减或追回。对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