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致命车祸案引发广泛关注。一辆特斯拉车辆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严重车祸,导致司机死亡。最终,特斯拉被判赔偿 2.43 亿美元。这一判决凸显了自动驾驶技术在安全性方面的重大挑战。同时,特斯拉被指控隐瞒数据,未向公众充分披露自动驾驶系统的相关信息。这引发了对自动驾驶技术监管和企业责任的深刻思考,促使相关部门加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监管,推动企业更加重视安全问题,以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陪审团对2019年一起涉及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的致命车祸作出裁决,认定特斯拉需承担部分责任,并判处其向遇难者家属及伤者支付总计约2.43亿美元的赔偿。这起事故导致一名女性死亡、一人重伤。庭审记录揭示特斯拉为避免自动驾驶系统承担责任,被指隐瞒关键证据、撒谎,并对警方和原告进行误导。
事故发生后,涉事Model S自动将关键数据上传至特斯拉服务器,并删除了本地备份。受害方和警方为获取这些数据与特斯拉展开“数据拉锯战”。原告方聘请的法证工程师最终从车辆ECU中恢复了相关记录,发现特斯拉从一开始就拥有这份“碰撞快照”,但公司在后台将其与车辆“脱钩”,使其在系统中看似从未存在。
在2019年到2024年间,特斯拉在与警方、原告及法庭的沟通中,数次否认并隐匿相关证据。直到2024年末,法院允许原告聘请第三方专家访问自动驾驶ECU,尝试提取特斯拉声称“已损坏”的数据。工程师们发现,尽管特斯拉此前坚称数据已损坏,但所有数据仍然完好无损。借助新发现的元数据,原告方得以凭此向特斯拉发出传票,要求其提供AWS服务器日志。特斯拉最终交出了原始的TAR文件和访问日志,日志显示这些数据自事发后三分钟起就一直存储在其服务器上。至此,特斯拉才不得不承认,他们从一开始就拥有这些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