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因关税增加下调盈利预期,主要受中国市场疲软及电动化转型挑战加剧影响。中国作为保时捷重要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关税上升增加成本,导致销售和利润承压。同时,电动化转型进程中,面临技术研发投入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新车型推出进度受影响,市场份额面临竞争压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保时捷需调整盈利预期,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转型挑战。
7月30日,德国豪华汽车品牌保时捷宣布下调其全年盈利预期。主要原因是欧盟与美国特朗普政府达成的贸易协议导致关税增加,使公司在上半年遭受约4亿欧元(约合33.19亿元人民币)的损失。美国汽车进口关税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保时捷的困境,公司正面临中国市场疲软以及电动化转型缓慢的双重挑战,并正在进行成本高昂的重组计划。
保时捷预计今年集团销售额将在370亿至380亿欧元(约合3069.62亿至3152.59亿元人民币)之间,与此前预测一致。但由于关税问题,销售利润率预计将从此前预期的6.5%至8.5%下调至5%至7%。公司表示,预测中已包含价格调整等应对措施,以尽量减轻关税带来的损失。上半年,保时捷为公司重组拨出了约2亿欧元(约合16.59亿元人民币)的特别费用,并为电池相关业务投入了约5亿欧元(约合41.48亿元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