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同意停火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难以简单评判谁的功劳更大。泰国和柬埔寨都意识到长期冲突对地区稳定和双方民众的不利影响,通过外交途径进行沟通与协商,展现出一定的政治智慧和克制。双方在停火协议的达成过程中,可能都做出了让步和妥协,以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一停火举措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为后续的对话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月28日,泰国和柬埔寨同意立即无条件停火。持续了5天的冲突有望结束。
这是十几年来泰柬爆发的最严重的冲突,双方一共至少有36人死亡,包括平民,大约30万平民被迫疏散,躲避战火。
关于这次停火,可以谈三点。
第一,停火以及缓和局势的步骤。
28日下午,在马来西亚布特拉加举行了有关泰柬停火的特别会议,会议由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主持(马来西亚目前是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分别率领高级代表团出席。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也出席会议并发言。
有关停火措施和步骤,柬泰双方同意:
自7月28日24时开始,双方停火;
29日7时,召开区域指挥官非正式会议;
8月4日,由柬埔寨主办边境联合委员会会议。
此外,双方同意恢复两国首相/总理、外交部长及国防部长之间的直接沟通,并将和马来西亚一道制定详细的停火执行、监督和报告机制,为实现长期和平与问责建立制度基础。
安瓦尔还说,接下来,马来西亚将联合其他东盟成员国协商派遣观察团队,确保双方认真履行和平承诺。
第二,双方态度和战场形势。
虽然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国际规定,挑起战火,但在停火方面,柬埔寨的态度相对来说比较积极,从冲突第二天开始就呼吁立即停火。
泰国则比较犹豫,普坦28日赴马来西亚参加特别会议时,还说他认为柬埔寨可能没有诚意,泰国媒体也报道说柬埔寨还在向边境增兵。不过会议结束后,泰国的态度也变得积极。
双方这种微妙的差别,可能和战场形势有一定关系。
目前除两国军队外,没有人能进入冲突地区。不过从两国媒体报道看,泰国军队占了上风,控制了边境的一些村庄。泰方的空中火力也压制了柬埔寨部队。
第三,双方为何能迅速停火。
一方面,泰柬没有升级战事的意愿,从冲突一开始双方都明确表示了这一点,而且双方边境争端由来已久,有缓解局势的经验。这些笔者在25日撰写的《泰国柬埔寨冲突会不会升级》一文中有分析。
另一方面,能在冲突5天之后就停火,国际社会的调解作用也不能忽视。
泰国和柬埔寨都是东盟成员国。冲突爆发当天,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就表示,要邀请两国首相/总理会面,敦促双方停火。中国为推动局势降温、促成谈判也作出了努力。
美国总统特朗普26日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和洪玛奈首相、普坦代总理通电话后,双方同意停火。28日泰柬同意停火之后,白宫新闻发言人莱维特也在社交媒体发帖说,“这是特朗普总统促成的结果,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吧。”
虽然不能说特朗普一点影响力都没有,但对于白宫这种说法,明眼人大概也只能摇头付之一笑。
实际上这也是特朗普的一贯风格。
今年早些时候,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冲突。印巴双方其实都不想打全面战争,也有处理长期争端的经验,停火是必然的。但印巴停火后,特朗普便吹嘘说那是他的功劳。
后来莫迪到访美国时,当面跟他说,印巴停火不是美国调解的结果,但特朗普却一直这般吹嘘自己。
没人能阻止他这样做。
文丨羊城晚报国际评论员 钱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