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的荔枝原产地,人们全力守护着岭南的“压轴甜蜜”。他们深知荔枝的珍贵与易损,日夜坚守在果园中。精心照料每一株荔枝树,及时浇水施肥,确保果树茁壮成长。采摘时更是小心翼翼,采用最恰当的手法,避免荔枝受损。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守护着这来自岭南的甜蜜馈赠,让长安的人们能品尝到最新鲜、最美味的荔枝。这份守护,不仅是对物产的珍视,更是对传统与文化的传承,让岭南的“压轴甜蜜”得以延续。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电影《长安的荔枝》正在热映。大银幕上,唐朝“荔枝使”李善德跨越五千余里护送岭南新鲜荔枝进长安;现实中,在原著小说里的荔枝原产地从化石门山旁,上万吨喝着温泉水长大的晚熟荔枝也有专属“守护者”——广州市公安局从化分局温泉派出所。
当警察遇上荔枝,两者之间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故事?在这片以珍稀温泉享誉海内外的小镇执勤,同天南海北的游客打交道,他们又会面临哪些挑战?蝉鸣荔熟时节,记者走进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看一间派出所怎样守护一方甜蜜与欢乐。
两颗荔枝引发的纠纷
“五六个人偷我的荔枝,被当场抓住!”7月6日上午8时许,阳光火辣,卫东村三夫田街道旁,一位上了年纪的果农面带愠色,叉着腰向温泉派出所民警郭宏金投诉。“还出言侮辱我,太嚣张了。”
见此情形,郭宏金一边安抚老农,一边询问事件经过。原来,老农的荔枝树位于路边,早晨发现隔壁民宿的一群客人擅自摘取荔枝,要求赔200元,对方拒绝。
“一次又一次,辛辛苦苦种的荔枝,问都不问就摘了。”老农抱怨道,他的荔枝每年都被过路人“顺手牵羊”,“他们说,以为是野生的,哪有这么多野生。”老农直言,几颗荔枝不值钱,就是忍不下这口气。
于是,郭宏金找到民宿客人。“看着漂亮,顺手摘了两颗荔枝来拍照,不是故意偷。”对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不接受赔偿金额,“两颗荔枝,最多给50元。”
了解来龙去脉后,郭宏金当即法理并举,对民宿客人循循善导。“俗话说,不问自取视为偷,果农种荔枝也不容易,赚的都是辛苦钱。”接着,他又耐心地给老农做思想工作,解释民宿客人只是想拍照。郭宏金也强调,会提醒民宿老板,下次再有客人想摘荔枝,会打电话通知老农来收钱。“既然找了警察,要信任我们嘛。”经过半个多小时劝说,老农气也消了不少,接受了50元的赔偿,这宗因摘荔枝而起的冲突画上圆满句号。
一间派出所守护上万吨荔枝
调解结束后,郭宏金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跟民宿老板作进一步沟通,建议其在显眼位置挂上“不要随意采摘荔枝”的提示牌,避免产生误会。碰巧有游客登记入住,郭宏金不厌其烦地又说了一次,还叮嘱泡温泉、游泳要注意安全。
同类事件在温泉派出所辖区时有发生。为此,今年荔枝季以来,温泉派出所做细做实“主动、预防、精准”警务:早中晚时段,由民警带领“红枫保安中队”在荔枝林外围定点巡逻,节假日则加密频次。“有时要钻进荔枝林,查看是否有可疑人员出没。”民警何钜红补充道,担心有人偷荔枝,也会通过村委会加大宣传,增强果农的防盗意识。
事实上,对于荔枝的守护,不只是巡逻那么简单。小小的岭南佳果,几乎贯穿派出所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调解纠纷、反诈科普、抓贼破案”,温泉派出所所长莫玉军总结,日常警务大多围绕荔枝开展,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各有侧重点。他举例道,大年果农赚了钱,要提醒他们防范诈骗;小年收成紧张,则要协助果农防范盗窃;荔枝开花季,要避免果农提前打农药,影响蜜农收成;荔枝收成季,要处理包装瑕疵、价格谈不拢等消费问题。“甚至有些外地采购商不了解荔枝品种,指责果农故意卖次品,我们还要科普荔枝品种。”关于警察与荔枝的故事,莫玉军调到温泉派出所不到三年,已经积攒了一箩筐。
作为广州从化荔枝重要产区,温泉镇种植荔枝7.52万亩,以桂味、槐枝等晚熟品种为主,估计今年总产量约2.3万吨。如此大规模的荔枝产业,落到温泉派出所头上,便成了护航经济发展的主线任务。莫玉军和同事们深知,一颗颗荔枝直接关系到普通果农的收入,容不得半点懈怠。
一晚都不能少的民宿夜查
让温泉派出所民警放心不下的,还有慕名而来的八方游客。
“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这是著名散文家杨朔笔下的从化温泉。优美舒适的环境如今蝶变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集旅游度假、疗养康复、饮食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休闲放松。
如何让游客玩得安心?响应生态旅游区的假日经济需求,温泉派出所因地制宜,打造潮汐勤务模式,落实“7×24”联防联控措施,完善内部消防、监控等设施。
“您好,我是温泉派出所的……”晚上7时许,民警邓燕文带着“红枫保安中队”敲开了明月山溪小区的一间民宿大门。防毒面具是否摆放在显眼位置、灭火器是否合格、入住旅客有无登记……邓燕文一项项地询问、核实,确保符合规定。
这项夜间巡查,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温泉派出所的每日例行工作,执勤人员会随机抽查民宿,同时进行防盗、反诈提醒等。为什么频率如此高?邓燕文解释道,温泉镇是旅游区,酒店、民宿等业态集中。“今晚一家人住,明天就换第二批人,人口流动性大。”
完成常规检查后,邓燕文不忘提醒旅客:“深夜要注意音量,周围还有居民。”别小看这个举动,实际效果十分明显。温泉派出所曾估算,近两年夜间噪音警情下降了七成左右。
据统计,2023年以来,温泉派出所累计为游客解决各类案件问题180余件,找回价值20余万元的遗失财物。2024年,辖区刑事、治安总警情同比下降5.53%。
记者手记:
派出所民警的“哲学思考”
蹲点了20余间派出所,按理说我们早该对这个群体“无感”了。派出所有着固定的运行模式和工作内容,接触得够多,兴趣也就逐渐消退。那么,我们为啥没有停止,还在继续走访?我想,最大的驱动力或许来自于鲜活、朴实的基层民警,时常“颠覆”传统认知,让我们得以捕捉被常规叙事略过的对象。比如,在温泉派出所,我们认识了一位有着哲学家气质的民警郭宏金,会用辩证思维看待警情处置的快与慢。
处理完荔枝被摘纠纷,我问郭宏金,为几十块钱费半个多小时口舌,时间成本是不是太高了?“带回派出所按流程处置,不是简单又省事?”
郭宏金摇摇头,“要看事件性质,轻微且符合法律规定的,调解是首选。”他掰着手指头跟我“算账”:一方面,进入司法程序,事主很可能因为一时冲动留下违法记录,导致双方积怨,埋下其他隐患;另一方面,走法律途径,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搜集证据、整理材料,事主双方都耗时费力。“出警现场化解矛盾,多花一点时间,但消除了潜在风险,综合来看效率更高、收益更大。”
理性分析完,郭宏金感叹了一句:处理警情,如同修行。我很讶异,听到一位基层民警这样理解日常工作。郭宏金告诉我,当警察处理各式各样情况,既是工作任务,也是人生经历,过程中会不断反思、教育自己。“从警半生,见过无数人和事,慢慢磨练心性,看待事物会更加通透。”
郭宏金五十有二,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的工作目标很纯粹:处理好每一宗警情,减少一点社会矛盾。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正是处理好一宗宗警情积累的量变,才推动了治安环境一天天向好的质变。基层民警的小目标,藏着社会发展的大智慧。
策划 | 黄丽娜 侯恕望
统筹 | 宋金峪 张璐瑶
文字 | 鄢敏
拍摄 | 蔡嘉鸿
剪辑 | 王绮静
海报 | 麦宇恒
时政新闻部 音视频部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