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汽车召回 87 次,涉及 528 万辆车,这一数据反映出汽车行业在质量管控方面的动态。频繁的召回表明部分汽车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可能影响车辆的安全性、性能或耐久性。这既提醒汽车制造商要加强质量检测与把控,从源头减少问题车辆的产出,也凸显了监管部门对汽车安全的重视,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促使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加关注车辆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推动汽车行业不断提升整体品质。
7月24日,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共实施汽车产品召回87次,涉及车辆528.06万辆。其中,传统燃油汽车召回56次,涉及车辆375.16万辆;新能源汽车召回48次,涉及车辆152.9万辆。召回原因中,转向系统缺陷是召回数量最多的因素,涉及车辆224.03万辆,其次是发动机缺陷和制动系统缺陷,分别涉及104.98万辆和74.54万辆。
从汽车品牌属性来看,今年上半年进口生产者召回41次,涉及车辆171.28万辆;合资生产者召回36次,涉及车辆352.83万辆;自主生产者召回10次,涉及车辆3.95万辆。市场监管总局通过调查督促企业召回汽车21次,涉及车辆233.93万辆。截至6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累计开展调查督促企业召回汽车628次,涉及车辆6348.75万辆。

